历史:2.8《法国大革命》教案(1)(华东师大版第四分册)
[教学目标]
1、知道大革命前法国波旁王朝的统治危机:制度危机、财政危机、政治危机、信仰危机;知道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进程:三级会议召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和《人权宣言》、吉伦特派上台和雅各宾派统治、拿破仑帝国的内外政策和《拿破仑法典》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革命爆发前法国社会状况的分析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尤其是启蒙思想在其中的推动作用,从而掌握综合各种现象理解历史成因的学习方法;通过对《人权宣言》、《拿破仑法典》的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启蒙思想对于革命进程的引领作用,从而掌握借助历史文献来学习、研究历史的基本史学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法国大革命跌宕起伏的历程,让学生认识到启蒙思想对革命的推动和引领作用。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领悟进步思想对于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重点与难点]
重点:法国革命在启蒙思想的推动和引领下不断向前推进
难点:法国革命也是人们不断深入思考和认识启蒙思想的过程
说明:
1.法国大革命是启蒙思想(其目标是以人自身具有的理性力量将人从封建旧制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与18世纪晚期法国社会现实碰撞的产物;法国大革命是启蒙思想改造社会现实、冲破旧制度的实践过程;法国大革命还是启蒙思想得以在欧洲大陆更大范围内传播并被理性解读的重要手段。因此本课重点是启蒙思想所推崇的价值观如何在法国革命中逐步从理想变为现实。
2.法国革命一波三折、动荡反复的特点是由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也是由当时的人们对启蒙思想的认识程度所决定的。革命主要受到了启蒙运动中卢梭一派思想的影响,表现一种激进的特征,也使得革命在某些阶段超越了其所处的时代。而其曲折和反复也激发法国人在革命中不断反思、重新认识启蒙思想。相对于“启蒙推动革命”的思路而言,“革命教育人们深入思考、认识启蒙”是一个逆向思维、辩证思维的过程,因此为本课难点。………………………………【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