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导言课教学设计
作者:夏辉辉 (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 来源:晚凉中的杜苇博客
课时:1—2课时
学科:历史
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学设计思路
1、高中历史导言课的教育价值
回想读书时代,最令人感兴趣和期待的往往是一个老师上的第一堂课。学生是否热爱历史课,同教师对导言课的设计有直接关系。一堂好的导言课,可以影响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可以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导言课是整个中学历史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课。高一历史导言课尤其重要,一堂好的高中历史导言课,向学生展示丰富多彩的历史世界,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历史的概念,找到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初步形成正确的历史观,介绍学习历史的方法,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大致结构,这是历史教学的重大课题。
点击因特网,我们会发现,近年来,许多高中历史老师已经把对导言课的研究与探索做为历史教学良好开端的重要工作,关于导言课的形式、结构、内容等都是大家讨论与研究的范围,说明一线教师已充分重视导言课,并富予了其丰富的内涵,让导言课从简单的“见面课”上升到对历史学科的正确认识与历史教学目的的明确。
2、学情分析
学生进入高中阶段,思维从感性逐步向理性发展,刚刚入学的他们有强烈的求知欲望,渴望对高中历史课程和高中历史教师有新的认识,并在新的学习中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学习壮态;虽然初中已学了三年历史,但大部分同学对于历史学习的功能还不清楚,有的学校对历史学科不重视,使得学生认为历史学科可有可无。初中的历史学习已让一些学生对历史产生了一定的误解,要么以为是背书课,要么以为是故事课,没有把它当成一门科学来看待,更谈不上对初中历史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方法。
3.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明确“历史”和“历史科学”的概念。明了高中历史课程的构架。
过程与方法: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自主思考,使学生实现初中到高中历史学习的衔接,了解高中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和要求。
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明确学习历史的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师生交流合作的过程,能够体会到新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方法特色,以更有利于高中阶段的自我调节。
4.教学资源和教学策略
教学资源:丰富的互联网为导言课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要选择有价值的材料为导言课服务;学生原有的知识也是这节课重要的教学资源。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初步认识高中历史新教材。
教学策略:这节课的总体氛围应该是既有平等又有引导。通过课前调查学情,课堂平等对话,创设一个平等、和谐、宽松的课堂,让学生自由发言,讲台让学生分享。从第一堂课开始,教师就要成为一个对话者、引导者和组织者,通过改变教学方式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某种角度而言,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某种程度上比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还要难。同时,教师要通过导言课进行历史学科认识的导入、历史学习方法的引导、历史知识构架的介绍。在讲述新课内容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宏观上的综合概括,其目的在于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间接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条不紊,主次分明。
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前调查分析,学生谈谈对历史和历史学习的认识。
课前进行学情调查对于上好导言课非常重要,一般调查的项目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你所理解的历史是什么?
2、你认为学习历史有什么用?请举例说明。
3、你最感兴趣的历史知识是哪些?
4、你的历史知识从哪里来?你认为历史和现实有没有联系?有的话体现在什么地方?
5、说一说给你印象最深的一堂历史课。
通过调查,我们可以了解学生历史学习的基本情况。对于调查结果的使用可以有几种方案:
1、 由小组长对本组同学的调查表进行归类整理,然后由小组长代表本组同学发言;
2、 同学们在上课时可以根据自己对问题的思考,在教师的组织下自由畅谈;
作为导言课的开端,我们可以营造一个平等和谐的气氛。
二、什么是历史?为什么学习历史?
(一)什么是历史?——对历史学科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