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5-13 19:56:57

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经过;毛泽东思想的内容。

难点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毛泽东思想的深远影响。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教材从毛泽东思想形成与发展的历程、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两个角度对毛泽东思想作了阐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与发展表明,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由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就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历程,建议在教学时对有关史实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强学生对毛泽东思想历史作用的深层次了解,为学生全面而深刻认识毛泽东思想奠定基础。

本课引言是由图片和文字两部分内容组成。图片展示了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宣告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的历史场景,文字内容则明确指出毛泽东思想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适合中国情况的理论体系。建议教师以图片为突破口,提出问题:1949年,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告:“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至此,中国新民主主义取得了胜利,你知道中国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理论是什么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引言文字内容,使学生了解什么是毛泽东思想,并由此导入本课的学习。

第一目“毛泽东思想的诞生”。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材从以上几个角度阐述了毛泽东思想的形成。

(1)毛泽东思想形成的背景

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的发展需要科学世界观的指导,毛泽东思想是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辛亥革命后,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社会新生的生产力迅速增长,工人阶级的队伍进一步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阶级基础;新文化运动后期开始,特别是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并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奠定了思想基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实践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实践基础;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马克思主义通过苏维埃俄国传到了中国,这就为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提供了国际条件。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历史纵横】,并选取有关毛泽东早期活动的资料片或图片,边向学生展示,边对毛泽东的有关事迹进行简单的介绍,从而使学生对毛泽东崇高的人格品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从而为学生理解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在此基础上,建议教师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引导学生分析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

(2)毛泽东思想的发端和初步形成

从中国共产党创建到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毛泽东发表了《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和《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文章,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深刻地分析了中国的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解决了中国民主革命的对象、动力、领导者及同盟军的问题。他指出,无产阶级是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阶级,“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军阀与帝国主义势力是中国革命的对象。建议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讨论: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到大革命时期,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哪些实际问题?………………………………【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