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的繁荣教案 高中历史人教新课标必修三
教材分析与建议
课时安排
1课时。
重点
(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2)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
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节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第一,概述了19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19世纪世界文学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文学领域出现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两大主流。①概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最初30年盛行的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拜伦和雪莱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②概述了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的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第二,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①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②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本课引言文字内容是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和巴黎圣母院中发生的一段故事,它们分别出自19世纪英国诗人雪莱和法国作家雨果的笔下。这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世界近现代文坛群星璀璨、巨著纷呈,世界文学繁荣发展。建议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你认为流行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浪漫主义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中的地位如何,以及与其他文学的联系?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浪漫主义文学”。教材首先概要介绍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的社会背景、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主要作者和作品。文学艺术是属于意识形态领域的,建议教师在本目教学时首先增加马克思主义关于存在决定意识的理论,让学生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帮助学生利用所学过的历史知识来观察世界近代文学的发展变化过程,深入理解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于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的社会背景。………………………………【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