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四市2013届高三九月质量抽测 历史word版(含参考答案).doc
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阅读本注意事项各题答题要求
1.本试卷共6页,包含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考试结束,请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你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证号用黑色字迹的0.5毫米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及答题纸上。
3.请认真核对答题卡表头及答题纸密封线内规定填写或填涂的项目是否确。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书写黑色字迹的0.5毫米签字笔写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在其它位置作答一律无效。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02年发现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 ”其铭文内容有助于 ( )
①证明大禹存在的可能性 ②了解西周青铜器的生产水平
③丰富甲骨文的研究资料 ④研究中国“德治”思想的渊源
A.①④ B.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认为:“中国文化以周孔种其因,至秦汉收其果,几於有一成不变之观。“这里所指的”一成不变之观“是 ( )
A.宗法血缘关系 B.君权神授思想
C.儒家传统道德 D.法家治国精髓
3.在今天的收藏领域,官窑瓷器比民窑瓷器更受青睐,拍卖价格也更高。这主要是因为官窑产品 ( )
A.年代久远 B.存世量大 C.造型别致 D.工艺高超
4.“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蒋廷黻《中国近代史》)这表明清政府 ( )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5."只有媳错无爷错,只有婶错无哥错,只有人错无天错,只有臣错无主错。”洪秀全‘天父诗》实质上旨在宣扬 ( )
A.男女平等 B.人际和谐 C.君权神授 D.上下尊卑
6.1896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 “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
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 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
7.著名历史学家章开沅说:“这是孙中山最具前瞻性的思想遗产。也是当时最为曲高和寡的政治主张,但在百年之后却成为中国与世界面临的最为紧要的严重问题。”这段话评论的是 ( )
A.民族主义 B.民生主义 C.民权主义 D.民主主义
8.下面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赢利指数示意图,形成图示现象的国际条件是 ( )
A.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推动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C.“实业救国”思潮的刺激 D群众性反帝斗争的推动
9.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总结部队工作经验,提出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其中三大纪律内 容是:行动听指挥;不拿工人农民一点东西;打土豪要归公。由此可见新式军队与旧军队的根本区别是 ( )
A.代表工农利益 B.战斗力强 C.服从指挥 D.注重战术
10.“共产主义是天堂,公社就是登天梯;如果天梯搭得好,我们就能上天堂。这类歌谣产生的时代背景是 ( )
A.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文化大革命 D.改革开放
11.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有利于中国企业三次创业高潮形成的因素分别是 ( )
A.建立经济特区 邓小平南方讲话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B.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三个代表”理论提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确立新时期党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 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12.如下圈所示,一般认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了三次外交高潮。第二次外交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
A.文化大革命结束 B.中美关系缓和
C.苏联等国的支持 D.开展多边外交
13.“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在希腊的民主政治中哪项措施为之提供了保障 ( )
A.建立四百人会议 B.颁布解负令
C.设立陪审法庭 D.发放观剧津贴
14.“人的高贵超过了天使的高贵”是一句西方名言,与这句名言有同样价值取向的是( )
A.‘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 B.“人为善,人恒敬之,天道佑之,福禄随之”
C.“人的命运主要由他自己创造的” D.“没有目标而生活,恰如没有罗盘而航行”
15.“英国‘光荣革命’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里的“办法”是指 ( )
A.恢复“王在议会” B.确立议会主权
C.建立责任内阁制 D.发动宫廷政变
16.某学者把苏联(俄)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政策看作三个实验,即“追随理想的实验、面对现实的实验、回归理想的实验”,其中“面对现实的实验”应指 (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 D.斯大林模式
17.1932年美国总统大选中,罗斯福赢得了南部白人、城市工人、移民、农民、工人和黑人等选民的广泛支持。罗斯福执政后,哪些政策相对体现了这些选民的利益 ( )
①建立福利制度 ②调整农业 ③复兴工业 ④以工代赈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8.有学者指出,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潮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当时的经济之所以被学者称为“半球化”,主要是因为( )
A.美苏两极格局的存在 B.南北半球经济发展悬殊
C.两大军事集团的对立 D.工业与农业文明的差异
19.从2007年开始,每年9月份在中国大连与天津交替举办的“夏季达沃斯论坛“,为 “全球成长型公司”创造了一个与成熟企业共同讨论、分享经验的平台,这能说明 ( )
A.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形成 B.区域集团化突破了地域限制
C.兴经济体引起世界关注 D.平等的贸易伙伴关系已建立
20.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制度逐渐得到巩固,但社会矛盾变得日益尖锐和复杂。反映这一时期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是 ( )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第2l题l4分,第22题14分.第23题12分,第24题1O分,第25题10分,共计60分。
21.(14分)中国是官僚政治体制发育最为完备的国家,君臣关系成为理解中国政治的关键。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魏晋以来,中书、尚书之官始真为宰相,而三公遂为具员,其何故也?盖汉之典事尚书、中书者,号为天子之私人,及叔季之世,则奸雄之谋篡夺者,亦以其私人居是官。”
——马端临《文献通考•职官三》
【材料二】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三】秦王政创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巩固了统一。秦王政的这些活动,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推进到一个新阶段。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