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3-29 09:38:00

第十一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1840—1919年)

第29课时  甲午中日战争和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考点导读】

复习本课要求掌握: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1)甲午中日战争

背景:1894年,朝鲜爆发农民起义。朝鲜政府请求清政府出兵援助,日本乘机派大军入侵朝鲜。起义被平息后,日本拒绝清政府关于中日同时撤军的建议,反而继续增兵,蓄意挑起战争。

经过:1894年7月,日本舰队在朝鲜半岛海面袭击清军运兵船,挑起战端。8月,清政府迎战。经过平壤战役、黄海战役,日军进而进攻中国本土的辽东和山东半岛,占领大连、旅顺等地。1895年初,日军攻占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甲午中日战争以清军惨败告终。

黄海战役: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中国致远舰管带邓世昌与全舰共沉,壮烈殉国。黄海战役中中方损失虽比日方略大,但主力尚存。李鸿章为保船避战,命令北洋舰队退守威海卫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乘机控制黄海制海权。

(2)《马关条约》(1895年4月)

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影响:《马关条约》使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①巨额赔款,大大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②新通商口岸的开辟,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③允许外国在华投资设厂,拓展了列强对华资本输出的途径,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④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3)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①《马关条约》签订后,驻台清军将领刘永福反对日本割占台湾。②台湾新竹秀才姜绍祖招募义军,组织抗日。③台湾苗栗秀才徐骧率义军与敌人浴血奋战。④在日本统治台湾的半个世纪里,台湾人民反对殖民统治,争取回归祖国的斗争,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4)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

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的斗争日益高涨。

经过:由民间组织义和团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打着“扶清灭洋”的旗号,到1900年春夏间在京津地区形成高潮。

八国联军从天津向北京进犯,在廊坊附近遭到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的顽强阻击,被迫退回天津。天津的义和团和清军爱国官兵也英勇打击侵略者。北京失陷后,慈禧太后出逃。途中命令清军严厉镇压义和团。最后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借口镇压义和团,联合发动侵华战争。八国联军先后占领天津、北京。八国联军在北京烧杀抢掠,罪恶累累,罄竹难书!

(6)《辛丑条约》(1901年9月)

主要内容:①清政府赔偿各国白银共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合计9.8亿两,以关税和盐税作抵押;②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各国驻兵保护;③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的战略要地;④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 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⑤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

影响:①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使中国税收受到列强控制。② “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成为列强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③清朝腹地京津至山海关广大地区,置于列强武装控制之下。④列强通过外交途径加强了对清政府的控制。⑤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⑥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境地。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