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路的开辟 2011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配套学案
第七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8课时 新航路的开辟
【考点导读】
复习本课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及主要过程,分析其主要的历史意义。
(1)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商品经济发展及资本主义发展的要求。社会根源是受《马可·波罗行纪》影响,欧洲人想去东方实现“黄金梦”,出现寻金热。直接原因是商业危机即原有的商路被土耳其控制。精神动力是传播天主教。地理知识的发展、航海技术的进步等也是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新航路开辟的主要过程:
时间 |
航海家 |
支持国家 |
开辟的航路 |
1487年 |
葡萄牙人 迪亚士 |
葡萄牙 |
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
1492年 |
意大利人 哥伦布 |
西班牙 |
从欧洲到美洲的航路 |
1497年 |
葡萄牙人达·伽马 |
葡萄牙 |
欧洲从海上绕过好望角直通印度的新航路 |
1519——1522年 |
葡萄牙人 麦哲伦 |
西班牙 |
完成了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再返回欧洲的环球航行 |
(2)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欧洲人发现了许多以前根本不知道的地方,这一过程,欧洲人称之为“地理大发现。”新航路的开辟,为世界市场的形成提供了联结通道,它加强了欧洲同亚洲、非洲以及“新发现”的美洲等地的联系,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市场的雏型开始出现。自新航路开辟时代起,全球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人类也由此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新航路的开辟使得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世界性贸易扩展,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西欧出现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从而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典型例析】
例1.新航路开辟前.人类文明尚未超出地域的发展,不同区域文明之问的交流少、相互影响小。造成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类对世界尚缺乏整体的了解 B.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
C.人类技术水平难以克服地理障碍 D.缺少富有冒险精神的伟大航海家
[解析] 本题考查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在新航路开辟前人类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被分隔在几个相对封闭区域,彼此之间很少联系。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当时不具备跨区域交往的客观条件。答案:C
例2. 16世纪一位外交官说,在对东方的探险中,“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这反映了当时 ( )
A.寻找黄金是为了传播基督教
B.输出黄金是殖民扩张的重要方式
C.黄金是推行外交政策的唯一手段
D.追求黄金是新航路开辟的推动力之一
[解析] 本题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中的“宗教提供借口,而黄金提供动机”的正确理解,对黄金的追求是新航路开辟的动机之一。答案:D
例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地理大发现前,欧洲人对生活神秘遥远的东方人民深感离奇莫测;传奇的虚幻令人惊愕:如说恒河源头的印度人吃蛇,而且能活到400岁。有些人生来只有一条腿,但行动灵巧……甚至认为印度洋的土地上是一个由人和动物两类怪物组成的世界。
材料二 明朝万历年间(16世纪后期),西洋传教士利玛窦来华拿出一幅世界地图给中国人看,这是中国人首次面临另一种崭新世界观,因为明代中国人的地图清楚标明:中国居于世界中心,由中国十五个市政使司居地图中部,四周有海环绕,海中有若干岛屿,上面写着九个蛮国名称。这些“岛国”总面积可能还不如中国一个省份大…
材料三 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