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运动单元同步学习指导 2011年高考复习专题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主要表现在各水体之间的水源补给形式上。
1、大气降水是陆地水体最主要的补给方式。我国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河流流量与降水量的变
化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2、冰川补给河流及其它陆地水体。冰川融水是河流补给的重要水源,我国西北地区的有些河流受冰川
融水补给作用十分明显,河流径流量变化与气温有明显的关系。
3、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补给关系。山地的湖泊,有的成为河流的源头。例如我国的松
花江发源于长白山顶的天池。位于河流中下游地区的湖泊,通常起着调节河流径流量的作用,在洪
水期蓄积部分洪水,在枯水期,若干湖泊的湖面高于河流水位,湖泊水补给河流。例如长江中下游
地区的河流。人工湖泊——水库更是起着这样的作用。
河流水、湖泊水与地下水之间可以相互补给。当河流、湖泊水位高于地下水(潜水)水位时,河湖水补给地下水。例如,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流两岸的潜水经常得到河水的补给。当河湖水水位低于地下水水位时,地下水则补给给河湖水。
水循环
水循环这一部分的内容不难理解,水循环的过程可以用下图简单示意。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全球的水资源是动态平衡的,但是现在人类活动对水循环各个环节的干预越来越多,特别是对于地表径流的干预。如水库是对地表径流在时间上的调节,跨流域调水是在空间上的调节。
洋流
洋流这一部分的重点内容是世界表层洋流的一般分布规律,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洋流的成因需要理解盛行风对洋流的影响。
在中低纬海区,形成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大洋环流东部为寒流,西部为暖流。
在北半球的中高纬海区也有大洋环流,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南极大陆的外围,形成西风漂流。
在北印度海区,受季风影响,形成季风洋流。从10月到第二年的3月至4月,海水主要向西南流动,形成逆时针的冬季洋流;从5月到9月,海水则转向东或东北流动,形成顺时针的夏季洋流。
盛行风是形成洋流的最主要原因,同时洋流的形成还受到地球自转和海陆分布的影响。
洋流首先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的热量的输送和交换,对全球热量平衡有重要意义。还影响大陆沿岸的气候,暖流对流经沿岸有增温增湿作用,如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寒流对沿岸有降温减湿的作用,如秘鲁和澳大利亚西海岸等荒漠环境的形成。寒暖流交汇处饵料丰富,常形成大渔场,如纽芬兰、北海道和北海渔场;上升流能将深层营养物质带到表层,形成大渔场,如秘鲁渔场。洋流能加快海水的净化,但扩大污染范围,如海上原油泄漏。洋流对海上航行的影响也非常大。
例题解析
1.读图1“水循环示意图”,回答1-2题。
1、在图示环节中,人类可施加较大影响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地理事物中,参与了图示水循环的是 ( )
A.塔里木河的径流 B.青海湖的湖水蒸发
C.未登录台风导致的暴雨 D.我国夏季风带来的水汽
3、有关图示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正确叙述是 ( )
A.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B.使水呈三态变化
C.加速了冰川的融合 D.使海平面上升
答案:1、D 2、D 3、A
解析:这三道题是比较基础的考察水循环的概念和意义的题目。图1表示的是海陆间的水循环,过程①是海洋水的蒸发,过程②表示的是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过程③表示的降落到陆地上的降水,过程④表示的是陆地的地表径流,而且这个地表径流是进入到海洋的外流河。这四个过程中,人类可施加较大影响的是地表径流,即过程④。第2题考察了所给出的四个地理事物,哪个是参与了海陆间大循环的。A选项中的塔里木河是地表径流,但是内流河,只参与陆地内循环;B选项的青海湖是内陆湖泊;C选项中未登陆的台风只参与海上循环;D选项夏季风从海洋上带来水汽,到我国陆地上形成降水,这是海陆间水循环的过程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