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单元学习指导 2011年高考复习专题
知识结构
本单元在高中地理必修教材中的地位
归纳本单元知识结构如下:
重点、难点、误点分析
理解人口增长模式类型
首先要把握这一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出生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死亡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死亡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年内一定地区的自然增长人口(出生人数减死亡人数)与总人口之比。人口增长的三种模式,即“高高低”“高低高”模式、“三低”模式、从“高低高”向“三低”过渡模式,要了解每一种模式的特点和出现时间。
(1)“高高低”
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人口增长缓慢;
分布地区:
仅见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个别地区
(2)过渡型
特点:从人口死亡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很高;人口增长迅速;
到人口出生率也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代表国家:20世纪50年代,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如尼日利亚
(3)“三低”型
特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均很低,大致相同,趋于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趋于零甚至为负;人口总数基本稳定,有些甚至减少;
主要分布国家: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
过渡模式
注意:从“原始型-高高低”向“现代型-三低”的转变,是从死亡率的下降开始的,其根本原因在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伴随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步摆脱了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生存的状况,加上医疗卫生条件的不断改善,使人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些都是死亡率下降的必要条件。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对死亡率有直接的作用。
因此,人口增长类型的转变首先从死亡率下降开始。死亡率出现明显下降发生在“过渡型”第一阶段,人口高速增长。而后,死亡率缓慢下降,出生率也开始下降,速度大于死亡率,进入“过渡型”第二阶段——增长下降阶段。在这一阶段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人口总量仍在增长。
我国和北京的人口增长
(1)我国正由过渡模式向“低低低”-的现代模式转化。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中国在经济不发达的情况下,用较短的时间实现了人口增长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转变,走完了一些发达国家几十年乃至上百年才走完的路。
(2)北京人口发展
(摘编自人民日报)
改革开放政策实施以来,北京城市人口规模迅速扩大,人口结构明显优化,人口增长模式日趋理想,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使北京市的人口发展与社会经济同步进入历史性的新阶段。截至2007年底,北京市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633万人,比改革开放初期1978年的871.5万人增长了83.4%,绝对量增加了761.5万人,年均增长26.3万人,
总观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北京人口发展变化,呈现出六大特点,而有的则是属于历史性的转折型的变化。
①外来人口流入已是北京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建国以来一直至改革开放前夕,北京实行了严格的户籍准入制度,人口总量的增加以自然增长为主,出生人口的多少一直是北京城市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经济拉动了劳动力的巨大需求,人口流动已成为城市改革的一大内涵,外来人口大量流入北京务工,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贯彻落实,独生子女政策在北京全面落实并取得显著成效,人口自然增长得到了有效控制,使北京人口总量的增长模式一改历史上以自然增长为主而变成外来人口流入增长为主的格局。2006年至2007年一年中,全市人口总量增加了52万人,其中外来人口增加36.3万人,占增加总量的70%。
②人口自然增长已实现较理想的三低模式。从1991年开始北京市的人口出生率呈现了历史性的大幅下降,到2003年降到建国以来的最低水平5.06%。,相对于北京市比较稳定的低死亡率水平,2003年北京市人口出生率低于5.15%。人口死亡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历史性地出现负增长现象,北京在建国54年来首次出现了人口自然减少。从此北京市的人口再生产模式实现了人口发展所长期追求的“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三低再生产模式。
③人口年龄结构迅速老龄化,提前进入了老年型社会。世界上一般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和实现人口“三低”模式后都不约而同地会进入老年型社会。北京市则在经济社会刚刚起步发展的同时,由于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落实较好,出生人口显著减少,加之居民生活水平与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与提高,使人口平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北京市的人口年龄结构从改革开放初期就开始进入老龄化进程,到80年代后老龄化显著加速,到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09.4万人,占总人口的10.12%,按照部分指标衡量,北京市人口年龄结构已进入老年型社会门槛,是全国最早实现老年型社会的城市之一。数据显示,到2000年时,北京市已完全进入老年型社会,而且其后老龄化进程仍在加速。
此外,还有三项大变化:人口素质全面提升,特别是文化素质提高显著,人才优势全国第一;城乡人口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人口城镇化水平提高到新的水平;改革开放对北京居民传统的婚育观念带来巨大冲击。
环境承载力
环境承载力是一个警戒值,而人口合理容量是要小于环境承载力的。学习这两个概念的重点有以下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