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单元学习指导 2011年高考复习专题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是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
需要指出的是,人教版教材和中图版教材中关于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命名有很大不同,这里以四中使用的中图版教材的命名为主,同时会给出对应的人教版的传统命名。实际上,农业地域类型如何命名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分析某一个地域类型的区位因素,根据区位因素理解生产特点。
四中要求学生重点掌握以下几种农业地域类型:传统稻作农业(季风水田农业)、传统旱作谷物农业、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现代混合农业。人教版教材中还重点讲了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


传统稻作农业分布图 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分布图
亚洲的传统稻作农业(季风水田)与美国的现代旱作谷物农业(商品谷物农业)的区位因素的比较见下表。
传统稻作农业 (季风水田) |
现代旱作谷物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 |
||
主要农作物 | 水稻 | 小麦、玉米 | |
生产特点 | 小农经营,商品率低。精耕细作,单位产量高。劳动力强度大,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 | 生产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和农业科技水平高。 | |
自然 条件 |
气候 | 亚热带、热带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全年高温或夏季高温,年降水量800mm以上。 | 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和,降水丰富。 |
地形 | 平原、丘陵地区 | 平坦开阔(中部大平原) | |
土壤 |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 |
水源 | 水源充足,湖边和河流中下游 | 水源充足(五大湖和密西西比河) | |
社会经济条件 | 市场 | 自给自足,商品率低 | 市场广阔,商品率高 |
交通 | 交通便利。五大湖、密西西比河航运与发达的公路、铁路网相衔接。 | ||
人口(劳动力) | 人口稠密,需求量大,劳动力丰富 | 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 | |
生产习惯和食物偏好 | 种植历史悠久,稻米是喜好的主食 | ||
工业 | 较不发达 | 工业发达,为农业生产提供现代化的工具和生产资料 | |
农业科技 | 水平低 | 农业科技水平高,科技成果推广快 |
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
现代混合农业
通常所说的现代混合农业指谷物-牲畜混合农业,这种农业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羊和猪。就全世界的分布来看主要在欧洲(英国、法国、德国、西班牙、波兰和乌克兰等)、北美(美国的混合农业区)、澳大利亚、新西兰、南非等国家和地区。
澳大利亚的墨累-达令盆地的小麦-牧羊带是典型的现代混合农业,见图1。这种混合农业采取围栏放牧、划区轮牧等措施,将天然草场改良为半人工草场,播种豆科牧草并施肥,保持牧草平衡。耕作区实行牧草与作物轮作。农业生产活动的时间安排见下表:
月份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
小麦生产 | 秋季 播种(忙) |
冬季 (闲) |
春季 收割(忙) |
||||||||||
绵羊饲养 | 牧场放牧(闲) | 配种、剪羊毛(忙) | 在麦田放牧(闲) |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