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讲人口与环境 贵州省兴义一中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1-08 11:04:30

 [考纲要求]

人口与环境:(1)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世界人口的增长。世界人口的分布。中国人口的增长和分布。中国的人口政策。 (2)人口数量与环境:人口数量与环境的关系。人口增长模式及地区分布。环境承载力。合理容量。控制人口数量的意义。(3)人口素质与环境:影响人口身体素质的主要环境因素。人口的文化素质对环境的影响。(4)人口迁移与环境: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和原因。

[知识精讲]

1、人口再生产

   (1)人口再生产类型及其转变

概念:老一代陆续死亡,新一代不断出生,世代更替的过程,使人口总体延续。

决定因素: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

原始型:死亡率很高,出生率很高,自然增长率很低。

 类型

传统型:出生率很高,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较高。

过渡型:死亡率降低,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

现代型:出生率很低,死亡率有所回升,自然增长率低。

   (2)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地区分布

世界:属于“过渡型”,处在向“现代型”转变的阶段

发达国家:“现代型”德国、匈牙利等负增长,美、加、澳、新西兰等国自然增长率稍高。

发展中国家:多为“过渡型”(非洲、亚洲、拉丁美洲大部分、大洋洲除澳、新外)但韩国、新加坡、古巴、乌拉圭、中国已进入或正要进入“现代型”。

2、人口数量与环境

   (1)人口数量的变化

        人口自然增长:取决于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动,决定全球人口变动的因素。

        人口机械增长:人口迁移引起,对全球人口并不产生影响。

   (2)环境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

对生育率的影响

 社会环境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婚姻制度、生育政策、避孕技术、文化及宗教。

自然环境因素:对生育率影响极小。

社会环境因素:是主要因素(经济、政治、受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

对死亡率的影响  自然环境因素:气候、水、土壤的影响较为明显,大的自然灾害影响。

                  环境污染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3)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的影响

①原始社会:人口少,影响小。

②农业社会:社会经济水平有了提高,生态环境有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③工业社会:人口激增,给资源和环境带来压力;生活排污量增多,污染环境;生产扩大、污染扩大。

人口与环境的关系:环境污染主要原因不只是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于不重视保护环境等原因造成。

3、环境人口容量

   (1)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

     简单地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

     具体地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

他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

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因素:资源、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资源是首要因素。………………………………【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