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讲旅游活动与环境 贵州省兴义一中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11-08 11:05:03

[考纲要求]

  (1)旅游活动及其作用。旅游活动的特点。旅游活动的作用。(2)地理环境与旅游。旅游资源及其特性。旅游资源的价值。中国的旅游资源。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要求。(3)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环境承载力相适应。

[知识精讲]

1、旅游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1)旅游活动的三要素

概念:是以娱乐、享受为主要目的,离开常住地的一种综合性的物质文化生活。

             旅游者:旅游的主体

    三要素   旅游资源:旅游的客体

             旅游业:旅游媒介

  (2)旅游活动的发展

古代旅游:个体需求,前产业化阶段。少数人、无组织、短距离、事务性。

近代旅游:群体需求,初级产业化阶段。普及程度、活动范围、规模有限。

大众需求,高度产业化阶段。

现代旅游

发展原因: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旅游欲望增强,交通改善,距离“缩短”。

 特点:旅游主体的大众化;旅游空间的扩大化;旅游方式和内容的多样性;

旅游目的娱乐性。娱乐、消遣性,既是现代旅游的一大特点,又是旅游

发展的一大原动力。

(3)旅游活动的作用

满足人类需求:休息生息、弥补消耗、恢复体力、脑力;积累文化知识;丰富文化生活,锻炼身体。

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外汇收入;回笼货币、稳定市场;扩大就业;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扩大交流。

    (4)旅游业的特点:基本上是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行业,具有资金需要量少,劳动力需要量大,以及技术限制较小,人员培训期短等特点。

2、旅游资源

    (1)旅游资源的分类(根据本质属性分)

自然景观:地质地貌、气象气候、水文地理、生物;地貌景观处于相对重要位置,对探险猎奇、游乐、疗养等性质旅游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景观:建筑、文化艺术、风土民情;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构成的重要标志,教育性意义大。

    (2)旅游资源的特性

多样性:自然事物、自然现象、文化遗产、生产和生活是多样的。

非凡性:与同类地理事物与现象比较。

可创造性:主要针对人文景观。

长存性:本身存在的历史,旅游资源使用的无消耗性。

自然景观具有季节性和地域性;人文景观具有可变异性、可移动性。

    (3)旅游资源的价值

①美学价值:吸引旅游者的根本原因。包括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形象美是核心。

②科学价值:夏威夷火山、东非大裂谷、喀斯特地貌、泰山、庐山、桂林山水、路南石林、长江三峡。

③历史文化价值。④经济价值。

3、旅游景观的欣赏

   (1)选择观赏位置

千峰万壑——远眺俯视(武陵源群峰)

地貌的酷似造型——特定位置

一线天——置身其中近观

瀑布景观——适当距离仰视

江河湖海——较高的亭台楼阁上远望俯视

湖沼池塘——低临水面欣赏

山水组合景观——乘船观两岸风景

   (2)把握观赏时机

把握季节:北方地区的山水风景最宜夏季观赏,越往南观赏季节变长,但南方千米以上的高山也最宜夏季观赏,因夏季雨水多,山中多云雾,景色丰富并具有变化;并兼有避暑之效。

把握天气:较高的风景名山雨过天晴最佳,能观赏到云海,才能观赏到日出日落

把握时间:特定时间出现的景观要确切把握观赏时机,如农历八月十八的钱塘湖和青海湖5月份观候鸟等。

    (3)抓住景观特点——了解园林景观的特点 

主配:园林都需立主景和配景。主景的鲜明突出是园林整体效果成败的关键,配景为主景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层次:以有限空间,造无限风景。用障景法避免整个园景一览无余;用隔景法,丰富景观层次

框景:用门框、窗框、洞框等作为取景的画框,有意识、有目的地优化组合审美对象

借景:借园外的风景来衬托本园的景色,以扩大园景。

    (4)领悟自然与人文的和谐

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为一体是中国自然风景区的最大特色之一。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