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类认识的宇宙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1-19 08:41:53

【教材教法分析】

一、本节教材是从宇宙环境的角度来选材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人类目前观测到的宇宙;第二部分是宇宙中的地球;第三部分是阅读课文探索地外文明。其中,地球与宇宙的关系应作为重点内容来处理。

第一部分首先以发展的眼光讲解了宇宙的概念、天体系统的概念以及目前所能观测到的天体系统的级别及主要特征。

掌握天体系统的层次是弄清地球在宇宙中位置的关键,也是学习后面知识的基础。

第二部分课文指出了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置,为说明地球的特殊性埋下伏笔,并要求学生记住:日地距离为1.496亿千米(也叫做一个天文单位)。接着说明了地球既是一颗普通的行星,也是一颗特殊的行星及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说地球是一颗普通的行星,因为它的本质属性——如质量、体积、平均密度和自转公转有自己的特点,但并不特殊。

说地球是特殊的行星,是因为地球上有生命物质的存在,而在其他天体上至今尚未发现生命物质的存在。

为什么会出现生物?从两方面分析:

1)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抓住两点:一是地球与太阳两者的关系,从地球形成以来所接受的太阳光热一直是稳定的。二是地球与其他大小行星同太阳三者之间的关系,绕日公转方向一致,而且公转轨道几乎在同一平面上,运行较为安全,互不干扰。

2)地球本身具有的一些条件——也要抓住两点:一是条件,二是具有这些条件的原因。

平均温度15(日地距离适中),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地球体积和质量适中),液态水(地球上最初的单细胞生命就出现在海洋上)。这一部分既为本课的重点也为难点。………………………………

下载word文档压缩附件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