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专题 高考地理复习教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1-07-01 09:32:32

第二部分 人文地理

第十一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专题训练

第一卷 选择题(共60分)

本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有关人地关系思想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早期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制约作用较强 

B.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C.工业文明时期,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D.可持续发展的思想逐步形成并得到公认始于20世纪70年代

【答案】1D 【解析】早期采猎文明时期,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农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减弱;工业文明时期,人类主动改造自然。

2008年四川卷)下图示意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生产与生态定位。读图回答23题。

2. 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发展方向是   (     )

A.增大坡耕地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B.大量开垦荒地,提高人均耕面积

C.大规模机械化,建成商品粮基地     D.退耕还林(草),发展舍饲养殖

3.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生态与生产功能是  (     )

①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畜产品供应基地  ②东部农耕区的生态屏障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③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饲草料供应基地  ④西部牧区的水源涵养带和重要粮食供应基地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答案】2.D   3.A 【解析】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如果生产活动不合理,很容易产生荒漠化。我国西北地区农牧地区由于过度发展种植业,沙漠化会不断地向东、向南发展。

4.(07江苏文综卷)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行为是   (     )

A.拒绝使用再生纸    B.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袋    C.频繁更换手机    D.步行或乘公交车上学

【答案】4.D 【解析】ABD的做法都会对环境产生不良的影响。

5.下图所示的生产模式最可能适用的地区及其优点是  (  )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