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三节 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万州龙宝中学 程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冰雾霜的形成过程及放热现象。
2、能对实验现象和自然现象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出晶体物态变化的一般规律。
3、理解物态变化图像的物理意义和作用。
4、会用物态变化的规律解释自然界或生活中一些简单的物态变化现象。
过程与方法:
本节教学主要通过观察教材提供的自然现象的照片以及小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让学生在活动中分析、总结出物态变化全过程的一般规律。
让学生了解水三态变化的吸热、放热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实例。了解电冰箱的基本原理及生产“无氟冰箱”的意义,具有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晶体物态变化过程的吸热、放热规律;
【教学难点】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物质放热现象的理解。
【教学准备】
石蜡少许,玩具模子,酒精灯,小铁勺,试管,水,火柴,带玻璃尖嘴的橡皮塞
【教学方法】
观察,实验探究,交流讨论
【教学过程】
(一) 引入
物态变化的过程,不仅有吸热过程,也有放热过程,前面我们学习了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今天我们学习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二) 新课
一、冰雾霜的形成
1、雾与液化
讲述: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称为凝固,在通常的情况下,冰的熔点为
问:同学们思考:冰的熔点和水的凝固点有什么关系呢?
学生思考并回答
分析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图象。
讲述: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非晶体由于没有熔点,所以也没有凝固点。
问:物质凝固需要什么条件?
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导:请同学们观看课本第13页信息窗的内容,了解冰雹的形成过程。
学生看书思考
演示实验:教师演示课本图11-28所示的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
问:这个实验里面有几个物态变化过程?你体验到哪个过程吸热?哪个过程放热?
学生回答
问:生活、生产中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思考举例
2、雾与液化
讲述: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液化是汽化的相反过程。
问:生产和生活中你见过哪些液化现象?
在学生回答
生活中大多数液化都是在温度降低时产生的,使气体液化有两种方式,另一种方式是压缩体积。
演示实验:用注射器压缩乙醚蒸气
问:为什么水蒸气刚喷出时不是白色雾状?
学生回答、思考
教师补充完善。
讲述:汽化是吸热过程,液化是汽化的反过程,因此液化是放热过程。
3、霜与凝华
讲述:深秋或初春,当夜间气温低于
讲述:凝华是升华的相反过程,升华吸热,凝华放热。
问:你能举出生活中的一些凝华现象吗?
教师启发,学生思考举例
讨论:冰箱经常结霜,以致有时关不了冰箱门。
问:冰箱内的霜出现的位置在哪里?形状如何?为什么冰箱内会结霜?
问:当冰箱内出现霜后,怎样操作化霜?为什么这样操作?
学生讨论回答
二、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
引导学生看课本图11-34
问:从图中你发现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吸热?
哪几个物态变化过程放热?
引导学生讨论图11-35中,AB、BC、CD、DE、EF、FG各段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知道该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
学生思考回答
问: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在生产、生活实践中有哪些应用?
学生举例,教师补充完善
引导学生学习信息窗的内容
想想议议:
1、被
2、为什么下雪不冷化雪冷?
(三)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
(四)作业:
P11:1
【板书设计】
第三节、物态变化中的放热过程
一、冰雾霜的形成
1、冰与凝固
(1)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是相同的。
(3)凝固放热
2、雾与液化
(1)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2)液化有两种方式: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3、霜与凝华
(1)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2)凝华放热
二、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热
吸热过程:熔化、汽化、升华
放热过程:凝固、液化、凝华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