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证明与拓广实践探究》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27 11:37:51

一、教学探究设计目的                                                                                                                     

    1、经历猜想、证明与拓广的过程,增强问题意识和自主探究意识,获得探究和发现的体验。  

2、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度数学的整体性认识。  

3、按照“问题情境---猜想----验证---发现规律---证明--拓广”的方式展开,使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  

4、鼓励学生提出不同评价的标准,使全体学生都有所提高,有所发展。  

二、教学目标  

1、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一个开放性、研究性的课题探索,获得探索和发现的体验,体验归纳、综合和拓展,感悟处理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难点:处理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三、教学过程  

1、任意给定一个正方形,是否存在另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归纳填入下表。  

   

原正方形  

探究过程  

是否存在这样的正方形?  

如果存在,则填写所得正方形的边长  

边长  

周长  

面积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a  

   

   

   

   

   

   

2、任意给定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周长和面积的2倍?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归纳填入下表。  

   

原矩形  

探究过程  

是否存在这样的矩形?  

如果存在,则填写所得矩形的边长  

长  

宽  

周长  

面积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m  

n  

   

   

   

   

   

   

3、任意给定一个矩形,是否存在另一个矩形,它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已知矩形和面积积的一半?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讨论归纳填入下表。  

   

原矩形  

探究过程  

是否存在这样的矩形?  

如果存在,则填写所得矩形的边长  

长  

宽  

周长  

面积  

实验1  

2  

1  

   

   

   

   

   

   

实验2  

3  

1  

   

   

   

   

   

   

实验3  

5  

1  

   

   

   

   

   

   

实验4  

6  

1  

   

   

   

   

   

   

实验5  

7  

1  

   

   

   

   

   

   

实验6  

m  

n  

   

   

   

   

   

   

                   

实验结果(猜想)结论:  

   

四、归纳与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研究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本节课的数学知识是综合所学知识,体会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本节课学习的数学方法:动手操作、猜想、证明、拓广、感受由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体会证明的必要性。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