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蹦蹦跳跳》教案与教学设想 湘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八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1-29 17:59:12

教学目标
1.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
2.
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有趣的玩偶形象。

3.体验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

难点: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

教学准备:

教具:白色纸弹簧若干个,彩色纸条若干条,弹簧玩具2个,纸弹簧玩具7个,制作小丑的零部件,课件。

学具:纸条,彩色笔,剪刀,彩色纸,双面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两位神秘的客人,你们猜猜会是谁呢?请两位小朋友帮忙把它们请出来吧!

2.师:原来是小白兔和大青蛙,活蹦乱跳的,真可爱!我们送它们去参加蹦跳大比拼吧!(出示大比拼)

师:我们还要请别的动物来参加,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生答。

3.师: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跳的愿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出示课题)

二、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

1.师:老师还带来了小猴子和小企鹅,观察一下,它们会动的这一部分,轻

来,拉一拉还会动,很像生活中的哪样东西?生:弹簧。师:是不是像这样(师出示弹簧玩具),平时的弹簧都是用铁丝.塑料做的,这里的弹簧纸做的,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生:纸弹簧

2.师:那这个纸弹簧怎么折的呀?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请来了一位小老师,就是这些白色的纸弹簧,待会儿,两个小朋友一个,你会怎么向它学习?生:

3.学生拿出白色纸弹簧,观察,探究学习折法。

4.请一位学生简单介绍一下发现了什么规律。

5.请一位小朋友来当小老师,学生尝试折纸弹簧。

6.师:折好的拿在手上摇一摇,晃一晃。发现什么没有?

7.观察思考,了解“纸弹簧”的应用

老师这里有几组可爱的弹簧玩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玩具的哪些地方用了纸弹簧?为什么要用在这些地方?(课件出示2组弹簧玩具)

(1)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

(2)一组是用纸弹簧做身体的其它部位

小结:能活动的地方就可以用纸弹簧,不同的纸弹簧适合做玩具身体的不同部位。

8.请几个学生说说刚才折的纸弹簧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三、观察.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

师:小朋友们说得真棒,老师迫不及待想尝试一下了。我想做个可爱的小丑。已经准备好了纸弹簧和小丑的头.四肢,谁来帮助我?

1.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脚。还可以直接剪贴出手脚。

2.出示三个小丑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

3.示范粘贴,注意粘连要牢固。

4.小结动物.人物要用夸张简练的造型。

四、创设情境,学生实践创作

1.创设作业情境

2.小组讨论一下:你们打算做一个怎样的弹簧玩具?把纸弹簧用在什么地方?

3.提出制作要求: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制作纸弹簧玩具。

(1)设计纸弹簧           (2)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装饰

(3)玩具形象生动有趣.新颖独特

4.拿出刚才折好的纸弹簧把它装饰成弹簧玩具参加蹦跳大比拼吧!

5.学生作业,师巡回指导。

五、作业展评

1.每小组推荐几个同学上台展评(自评.互评),评出“最佳创意”、“最佳形象”、“最佳制作”等。

2.请几名学生用自己的弹簧玩具表演一下(自我介绍.蹦跳表演等)

3.师生一起把弹簧玩具送去大比拼。(用粘.挂的方式把玩具放在展示台)

六、课后延伸

思考:纸弹簧玩具还可以怎样做?怎样玩?

1.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

2.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玩?简单介绍。

3.师小结:其实纸弹簧玩具还有许多的做法和玩法,小朋友们可以开动脑筋,利用身边的材料做出更多蹦蹦跳跳的纸弹簧玩具。

《蹦蹦跳跳》是湘版美术二年级下册第八课的内容。本课是从民间折纸“纸弹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集折、剪、贴、画为一体的综合制作课。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纸弹簧的基本折叠和制作方法,了解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并结合纸弹簧的形态特征,创作出有趣的玩偶形象;能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美术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是如何制作纸弹簧玩具,教学难点是引导学生设计制作出各种有趣的、有特色的玩具及玩法。为了更有效的达成教学目标,更好的解决教学重难点,我在设计这一课教学时,努力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针对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的特点,我采用了激趣导入的方式,让学生帮助老师请出二位神秘的客人(小白兔和小青蛙的纸弹簧玩具)。再送它们去参加蹦蹦跳跳大比拼,提问还有什么动物是蹦蹦跳跳的,小结其实我们能让所有的动物、人物都蹦起来,跳起来,我们怎么去实现他们蹦蹦跳跳的愿望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做蹦蹦跳跳的玩具。这样不仅导入了课题,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想知道蹦跳玩具是如何做的。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主要是设计了两个环节来解决。一是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二是观察、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在观察、探究“纸弹簧”的折法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自主探究出折法,在观察玩具中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玩具会动的部分”,探究出“纸弹簧”,老师再交给学生小老师——白色的“纸弹簧”,让学生边拆边想是怎么样做的,再试用彩色纸条折一个,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过程中掌握了制作方法。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兴趣。在观察、演示纸弹簧玩具的制作方法的过程中,请一位学生帮助老师一起共同完成小丑的制作,让学生来选择大弹簧做身体,小弹簧做手、脚出示三个小丑头部请学生选择一个最合适的,再示范粘贴的方法,让学生来教学生,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整个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体现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师积极引导的融洽的师生关系。特别是在布置讨论作业方式时,设计了一个作业情境:“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可爱的小丑,我要和小白兔、大青蛙先去参加蹦跳大比拼了,你们想不想也准备一个其它的动物或卡通人物来参加,”接着再让学生小组讨论方法,分组合作。这种小组合作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活跃了思维,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由于本课学习内容为制作玩具,所以在如何玩得巧、玩得有趣上也要开动脑筋。所以在课后延伸的部分老师拿出一个用线拉着玩的和用木棒转动玩的纸弹簧玩具,问有什么不一样?可以怎样玩?简单介绍后提出课后要求:(思考:纸弹簧玩具还可以怎样做?怎样玩?)给学生充分的想象空间与表现机会,使学生得到幸福、快乐、成功的情感体验。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