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乐园 苏教版美术一年级上册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9-18 08:11:25

教学目标:
1、在感知活动中,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的特征、形状。
2、会有秩序的合作游戏,会观察和提出问题。
3、随意大胆的使用绘画工具表现出自己的感受或想到的滚动的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通过师生共同创设有趣味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引导学生表现自己的所想,在感知的基础上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绘画工具准备情况。  
二、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东西可以滚动吗?
让学生展开联想,说说自己认识的可以滚动的东西。
三、新授:
1.    老师出示一些可以滚动的物品,说说这些物品为什么会滚动呢?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
2.    引导学生观察物品的外形。
大家很容易理解滚动的东西是没有棱角的圆鼓鼓的球体。皮球、糖球,有童趣表情的各种各样的小果子,还想到了圆溜溜的小动物等
3、引导联想:
滚动中物体的位置不断的变动,他的快慢,碰撞,滑行等你可以想到些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老师适当讲解。
4、让学生想想,这些滚动的物体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5、布置作业:
试试什么形状的物体会滚动。画一个或一组滚动着的圆形物,并涂上漂亮的颜色。
学生开始绘画,碰到问题及时问老师。
6、作业点评:
表扬画的好的学生,让他们讲讲自己的画面是个怎样的故事。
指出存在的问题,要求改正。
三、小结:
可以滚动的物体还有很多,只要我们细心的去观察,一定能发现很多的秘密。同学们,我们以后要做一个细心的孩子,经常观察身边的事物,这样一定会让我们变得更加聪明。


滚动乐园2 
教学目标:
1. 通过感知活动,进一步触发学生去发现和思考物体特征、形状、共性;                  
2. 在游戏中教会学生观察和会提出问题,能用绘画工具大胆地表现滚动现象,创作出有故事情节的画面;
3.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及对策:
重点:通过师生共同创设地有趣的感知活动,调动学生主动性,发挥体验和表现的能力。
难点:引导学生表现自己所见、所想,在感知基础上启发学生发散思维,展开创作。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各种各样能滚动的物体,水彩笔、油画棒;
2.教师课前准备:电脑课件、实物等。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课件:画面上滚动出西红柿、大苹果、小足球并配以卡通声音。
师:它们是从滚动乐园来的小使者,接你们到滚动乐园去做客的,你们想去么?               
 板书课题:《滚动乐园》
(二)联想观察         
 师:滚动乐园里都有什么呢?                
 课件展示:滚动乐园里圆形的物体。          
  师:什么物体可以滚动呢?                
(三)对比感受         
 师:方形或其他形状的物体可以滚动么?      
 实验:方形物和圆形物的滚动。                
小结:只有圆溜溜的物体才好滚动。           
 请同学闭上眼睛,把手伸进桌斗里摸一摸:那些物体能滚动?那些物体不能滚动?            
(四)观察联想           
在刚才的滚动游戏中,那些物体滚动的最快?为什么?    
 (五)欣赏作品        
课件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六)提出作业要求。      
  教师巡视辅导,参与解决绘画中存在问题。 
(七)评价作品。
 1、学生评价。
 2、教师点评。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