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多样的雕塑类别——初探雕塑门类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对雕塑门类的认识、归纳和整理,能够初步理解雕塑类别的丰富多样,并能解读雕塑艺术语言的独特性。
教学内容
以动物十二生肖为题,以加厚泡沫塑料为雕塑材料,尝试完成一件小型生肖雕塑作品。
教学分析
本课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备较厚的泡沫塑料为学习材料,尝试根据动物十二生肖平面图形,制作成为一件立体的小型生肖雕塑作品。教师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平面图形与立体造型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直观的感受,理解平面与立体的差异性。教师一定要把握好“图形”的难易尺度,切忌复杂繁缛,目的在于保护学生雕塑创作的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化学习原动力,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让学生真正体会当“准雕塑家”的滋味。
教学准备
教师:教材、教案、动物十二生肖平面图形、多媒体光盘资料、小型雕塑原件1~2件。
学生:教材、泡沫塑料和小刀等雕塑工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教师可以展示一个苹果,要求学生用雕塑语言形式来表达,如:体量、图形、空间、实体、质感、肌理等。并要求学生上台表达自己的观察感受,从而导入教学主题。
2.分小组对丰富多样的雕塑类别进行分析评价,通过简单直观的图形解读和描述导入新课。
二、探究
教师板书题目,要求每个学生积极参与动手实践,从创作意图中,倾听学生所表达的观点,启发学生的思维创造,激发学习雕塑的欲望,尝试“准雕塑家”的滋味。
教师:以“十二生肖”为题,简要地阐述其基本特征,了解学生对十二生肖的喜好,最好以学生自己的“生肖”属相为内容,进行图形设计。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肖”属相进行设计,也可以课前准备一张生肖图形的资料。
三、合作交流
1.分析学生以不同造型特征表达的“生肖”主题,对学生的创作热情予以肯定。
2.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讨论、评价,完善学生的生肖雕塑作品。
四、课堂小结
1.展示学生雕塑作品。
2.教师点评作品,肯定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会从平面到立体、实物空间与材质肌理的表现。
3.对课程的学习进行整体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