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中国古代雕塑欣赏》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11-27 16:18:32

一、教学目标的确立:  

1、背景:增大学生的阅历,沉淀专业修养,提高审美能力。  

2、要点:①知道中国古代雕塑一般的表现形式。  

 ②了解中国古代雕塑发展历程。  

 ③对其代表作品欣赏,了解其艺术特点。  

3、教学重难点:古代雕塑呈现形式和重要作品的欣赏。  

二、教学过程:导入:提问  

•         你在什么地方看到过雕塑?  

•         它们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         它们都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答:雕塑的材料可以是石头、金属、泥土、木头等。  

雕塑和绘画相比在外在的形式上有什么不同?  

雕塑是有实在体积的形象,我们用手就可以摸得着。  

(直接入题)平时所说的“雕塑”,指的是什么?  

1、涵义  

雕塑──雕塑是以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在实在的三维空间内占据一定的空间位置塑造可视的静态艺术形象的一个艺术门类。作为雕塑作品而言,三维空间的体积是其艺术语言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作品本身的凹进、凸现、间隔、断裂、穿透、大小是雕塑作品的目的之一。尽管雕塑也可以实现由三维到二维空间的转换,但是立体空间才是其生命根本之所在。  

2、种类  

下面两件雕塑作品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  

从表现形式可分为圆雕、浮雕  

(这里将浮雕和圆雕以概念结合实例的形式让学生理解)  

3、想一想:  

怎样欣赏雕塑作品?  

了解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感受、体会作品的艺术魅力,进一步理解作品所表达的主题思想分析雕塑作品的艺术特点。  

(形象美、材质美、艺术性)  

师言:了解了雕塑的表现形式,那让我们看看中国古代雕塑。  

⑴教师板书:概术  

陵墓雕刻  

佛教石窟造像  

⑵网络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探究  

教学活动(一)陵墓雕刻  

陵墓雕刻产生的背景:  

在封建社会里,帝王、贵族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而盛行厚葬。在他们的陵墓区里,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制作了大量陵墓雕刻作品。这些雕刻作品代表了当时最高的艺术水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中国古代雕塑艺术最重要的部分。  

欣赏:中国古代雕塑──陵墓雕刻  

欣赏任务:霍去病陵墓雕刻  

教师提出问题:  

①说 一说:  

霍去病墓石雕的艺术特点  

②学生讨论,回顾教师提出的问题并作回答。  

形体单纯、古朴,构思独特,气魄雄伟,力量沉厚。作者通过岩石  

的自然形态,产生联想,某些部位甚至不施一凿一锤,极富艺术创造力。  

教学活动(二)中国古代雕塑──石窟造像  

佛教造像产生的原因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段长期分裂割据的时期,人民生活极端困苦,自然地会向往有一个能解放他们的救星出现统治者也需要一种法宝来证明自己作威作福是理所当然的,使人民甘愿受宰割。佛教就这样出现了。因此当时的统治者都大力推崇佛教,开凿石窟雕造佛像。  

欣赏任务:我国四大石窟简介  

在我国,自魏晋、十六国和南北朝开始凿的石窟有15处,其中最著名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以下四个石窟群:  

甘肃敦煌石窟  

甘肃天水城东麦积山石窟  

山西大同市西郊武周山南崖的云冈石窟  

河南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  

三、教师课后总述:  

1、陵墓雕刻产生的社会原因:是帝王贵族为巩固他们  

统治地位,炫耀其显赫声势,盛行厚葬而产生的。  

2、佛教石窟造像产生的原因:  

在战乱的年代,人民要寻求得到解脱的精神支柱,统治者要寻求巩固政治的理论根据。佛教恰恰提供了这样包治百病的精神药方。随着佛教的传播,石窟雕刻得以产生。  

3、石窟造像、陵墓雕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时代特点:在什么样的特定社会环境里,就有什么样与之相适应的作品的出现。没有游离于时代背景之外的艺术。如陵墓雕刻与佛教造像。  

民族风格:古朴庄重、深沉雄大、气魄宏伟、想象神气、富于审美理想,是中国古代雕塑作品突出的特点。  

4、课后探究作业(网上查阅)  

查阅《击鼓说唱》《昭陵六陵》的相关资料,概其艺术特点。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