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制作电子板报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初中)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5-22 16:24:28

第二单元 制作电子板报教材分析

 

一、编写思路

本单元设计的主要思路是:“联系学生学习和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单元的活动是制作电子板报,教材中联系学生音乐课所学习的京剧知识为主题进行制作板报作品,这样一方面提供给学生真实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问题的意识,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学技术”与“用技术”融合在一起。从而达到知识的深化、技能的掌握以及能力的培养,体验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二、教学内容

本单元从知识技能的角度出发是面向非零起点的学生,主要提高学生综合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中以制作“小小戏迷会”电子板报这个大任务贯穿整个单元。根据作品的制作过程即问题的解决过程,将整个板报的制作按照实施流程划分为几个子任务,每节课完成其中的一或两个子任务 。首先通过作品展示让学生了解电子板报及其制作流程;接着在后面的各节中围绕确定的主题逐步完成作品,并进行展示与交流。通过这样的实践,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如何使用文字处理软件解决生活、学习中的问题,特别是使学生明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步骤和策略,学会如何利用信息技术表达自己的思想。

三、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²        了解电子板报的基本组成和制作流程;

²        理解、掌握并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如页面设置,表格、分栏和文本框的使用,插入文件、段落和文字排版、保存文件,艺术字与图片的插入以及超级链接的功能,页眉页脚、打印和打印预览等;

²        熟练运用文字处理软件进行信息的组织和表达;

2、  过程与方法:

²        体验制作电子作品的过程与方法;

²        培养学生协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²        通过分析、交流、评价作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²        体验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²        加深学生对民族文化的热爱,使其具有一定的民族自豪感;

²        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²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

四、学时分配

建议本单元用8学时完成。

具体分配为:第一节1课时;第二节2课时;第三节1课时;第四节2课时,第五节2课时。

老师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稍加调整。

五、教学建议

1、本单元是非零起点,在授课可以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分层次教学,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可以按照“小小戏迷会”的制作流程模仿制作出自己的电子板报,从而掌握问题解决的过程;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建议他们自己确定主题,在完成教材任务后,进行自己选定主题的电子板报的制作。

2本单元在实施中鼓励开展合作学习,整个任务由两人完成,每位学生做板报的一或两版,最后,小组的作品进行合并。这样,既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整体的教学中,又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学习能力和团队精神。当然,条件好的学校和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灵活地组织教材,开展合作学习的探索。

3、教学中除了体现学生字处理软件的操作技能的学习,很重要的一点要注意教会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学习中问题的方法策略。

例如,第二节报刊排版的样式。即版面的安排与设计。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电子报刊是如何排版的?有什么样的特点?标题安排在什么位置,多大?为什么?……自己的电子报刊是如何编排的?为什么?这其实是帮助学生了解报馆中的排版人员的工作。

再比如第四节标题艺术字,除了向学生介绍艺术字的操作,还要帮助学生明确报刊的标题是什么?选择什么样的文章符合标题?为什么?……这其实相当于一个文章编辑的工作,需要学生能够对已有的信息加以区分和选择。

五、技术操作

1、             教材中没有明确指出所使用的软件,教师可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确定相关的字处理软件(MS WORD,金山WPS等),主要介绍共性的知识,能让学生很好地达到知识的迁移学习。

2、             文字处理部分的编写因为是面向非零起点,所以在操作提示中没有具体指明各个步骤,而只对技术的难点和重点加以点拨,教师在教学时要根据实际学生情况注意组织。

 

第二单元第一节  规划电子板报制作流程

一、              教学内容

1、电子板报作品赏析

2、电子板报的制作流程(确定主题、收集素材、设计版式、制作作品和发布作品)

3、实践与思考

二、              编写意图

本节课主要由学生作品欣赏入手初步认识电子板报,结合对平时阅读的报刊和班内的墙报的了解,总结出电子板报的基本组成;并通过赏析作品复习以前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功能,并培养学生正确分析作品、能从作品欣赏中获取有用信息的能力。(赏析的案例在配套光盘中)

电子板报的制作流程部分主要以单元活动:制作“小小戏迷会”电子板报展开分析,这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让学生明确电子作品制作的方法与步骤。最后通过实践与思考加深对电子板报的理解,同时确定自己作品的主题。

教学重点:掌握电子板报的规划过程和相关要求

难点;通过分析作品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三、处理建议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1课时。

在介绍电子板报的制作流程前,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光盘资料“zichuligongju.doc”,思考文字处理的发展历史;然后让学生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谈一下文字处理软件是如何改进我们的生活质量;最后总结出计算机中文字处理软件可以简化我们的工作,会成为我们以后必不可少的工具。

在案例欣赏前,可以引导学生回忆手抄报、印刷报纸的结构特点,然后引入电子报刊。通过作品分析,一方面分析电子报刊本身的特点,如:主题是否新颖,内容是否充实;颜色是否协调,布局是否合理,图文是否和谐统一;使用了哪些技术等;另一方面比较电子板报与手抄报、印刷报纸的异同。此时,应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实践研究。

下面的电子报刊制作流程主要以“小小戏迷会”来分析的,教师注意总结共性的地方。然后组织学生分组确定各自的主题。本单元的电子报刊建议2-3人合作完成,确定好主题后,接下来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各自分工,可以是每人负责一两个版面。为了很好地把握教学,建议先让学生模仿“小小戏迷会”进行制作电子板报,自己的选题可以作为单元大任务给出,在完成每节课规定的任务(“小小戏迷会”的内容)后,再进行自己主题内容的创作,在单元结束后完成。

 

第二节 版面设计

一、教学内容

1、  页面设置(“页面设置”对话框,分页)

2、  版面设置(表格排版、分栏和文本框)

二、编写意图

从作品制作流程出发,在主题确定后,就要帮助学生分析整个板报大约有几个版面即几页,每页的大小和页边距,每页的版面如何布局。也就是让学生从问题解决的角度出发,思考步骤与方法。最后有能力的同学根据实践与思考2可以设计自己的板报布局,而实践与思考1则是为了复习表格的操作,尤其表格与文字的互相转化。

三、处理建议

本节课2课时,重点是要学生掌握用表格、分栏和文本框勾画布局,并能对三种操作进行简单分析,找出它们在进行布局设置时的共性与不同之处,在制作自己作品时,能灵活使用。

 

第三节        制作作品-----编辑素材

一、教学内容

1、  组织素材(从印刷品中获取素材,从磁介质中获取素材)

2、  编辑素材(排版:文字、段落、边框与底纹、分栏与首字下沉、格式复制)

3、  保存文件(保存与另存为)

二、编写意图

本节主要从文字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入手进行电子板报内容的制作,因为这部分许多技术操作在小学都涉及到,所以在操作提示中只对部分知识点进行补充。由于结合到实际文字处理软件常用的技巧,因此对统一格式的设置进行了单独补充,并在思考与实践中加强了练习。保存和另存为是学生经常使用到的基本操作,这里再次提到是要帮助学生对于已有的知识进行建构体系,能正确区分两者,同时帮助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知识的能力。

三、处理建议

本节课1课时,由于涉及的许多内容都是文字处理软件的基本操作,学生有一定的基础,可以根据情况鼓励学生在本节课进行合作研究,对于难点(统一格式的复制)教师可以单独进行点拨。

 

第四节        制作作品----图文混排与超级链接

一、教学内容

1、  标题艺术字(艺术字的插入与格式修饰)

2、  图文并茂(图片的插入与格式修饰)

3、  超级链接(书签和超级链接的插入)

二、编写意图

根据一般电子作品的制作流程,本节课是对作品进行再加工的过程,涉及了图片和艺术字的美化、修饰以及超级链接等操作,目的是使板报作品便于阅读、更加美观,从而突出电子板报的特点。

三、处理建议

本节2课时,艺术字和图片的插入与修饰应该也是学生在小学就掌握的内容,教学中应重点让学生感受它们的设置、修饰与文章内容是密切相关的,能直接影响作品的可阅读性。而本节的难点则在超级链接的处理上,这应该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超级链接这个概念,它的非线性的思维模式对一部分学生理解起来要吃力一些,所以鼓励教师根据自己学生情况创造性地设计这部分内容。

 

第五节        作品的展示与评价

一、教学内容

1、  展示作品(作品自评、作品互评)

2、  发布作品(页眉页脚的设置、打印预览和打印

二、编写意图

电子板报的制作已经基本完成,这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品评价,互相学习,发现别人的闪光点,改进自己的作品。这里的评价有两种,一是通过学生的自评活动帮助他们自己进行单元任务的总结与归纳,二是通过学生互评,帮助学生能客观地分析他人作品,提出优点和建议,最后,学生可以对根据他人的建议以及自己从他人作品学到的优点对自己的板报进行再加工,最后全班评比。在带领学生感受了作品交流后,到了发布作品的时候,我们这里主要选择的打印作品,介绍了有关打印前的准备工作;当然也可直接通过电子档案袋发布到网络中。

三、处理建议

本节课2课时,其中作品评价与改进应该占大半部分课时,这里,需要老师要充分地带领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作品,要引导学生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更能理性地分析别人作品,能从中找出优点,并提出可行的改进方案(不仅仅是技术问题),这是本节的重点。而发布作品,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决定是否打印作品,但页眉页脚和打印预览功能应该强调清楚。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