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人物传记作文讲评(粤教版高中必修一)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4-06-23 07:57:56

教学目标

1、学生初步学习运用象征手法来写传记

2、学会立意深刻有现实意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是学会传记文章立意深刻

2、难点是象征手法的运用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方法

讲评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一个中心,以小见大(立意:新、深)

一个人→一种性格→一个命运→一个时代

象征手法的运用:

陈若超:《苏麻离青—有关我的爷爷》开头:苏麻离青是明清时期郑和带回的一种瓷器染料。它与一般的釉色不同,较为粗糙,涂在瓷器上坑坑洼洼,毫无圆润之意,不招人欢喜,但它却别有一番滋味。令我怦然心动的,是他历尽沧桑依然散发勃勃生机的八十载春秋,是他有如苏麻离青一般的品性。

结尾:八十岁的老人站在天安门前,夕阳的光从毛主席头像上方反射照在他的脸上,折射出毅然的亮光。仿佛陈旧的苏麻离青瓷器,在初日的光中闪亮。相似点:朴实却光彩照人

雅文《风雨中的青松》在风雨的肆虐中,青松仍傲然挺立,凛然正气,每一根松枝上都蕴含着坚韧刚毅的精魂。而我的奶奶,也正是这样一棵青松,在岁月的风雨中,百折不挠,在人生的画卷上挥毫洒墨,留下一棵青葱苍劲的松。相似点:坚韧刚毅

聂婉露《驾着爱的金马车》

陈韵欣《丹青留香》

劳斯骅《那坚不可摧的“石头”》

感悟:黄振明《自强不息改变着他的命运》

○热情是一种巨大的力量,从心灵内部迸发而出,激励人发挥出无穷的智慧,焕发人无穷的活力。因为对工作的热情,父亲……

○孟子曾说:天将……自强不息能改变人的命运,父亲的生活正因为自强不息而丰富多彩。

何丹:

○但,命运在伟大的坚韧的灵魂前总是矮了一截。母亲……

○纵然命运之海波涛汹涌,(真正的勇者)亦能扬起生活的帆;纵然命运的天空阴晴不定,(真正的智者)依然乐观诚恳;纵然命运的歌与梦想唱反调,母亲依然……

○我相信,心灵的高度是无限延伸的,母亲她总能比别人看得远……

二、选材典型,两条线索(人、事、景、物)

全嘉丽《絮发引领的心灵》

黎文逸《讲台》

金思思《稻子飘香时》

三、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相关对比联想,横向纵向联想)

黄基弘:父亲立志→陈胜“鸿鹄之志”

父亲高考落榜勤奋复读→王羲之“墨池”

父亲再次落榜更加刻苦→司马迁写《史记》黄振明:父亲读书把封皮磨掉色→马克思为写《资本论》在图书馆地上蹭出一条深痕

父亲为工作放弃与家人聚的机会→霍去病曾说:匈奴未除,何以成家?

 

四、画面生动,细节动人(立意:新、深)

全嘉丽:在路的那端,她左手托着一袋米,右手熟练地解开早已准备好的缠绕在自行车尾的那条绳子。然后,她一下子把米压在了自行车后座,用绳子迅速地在米与后架上绕几圈,再结上一个结。她还不放心,用手拉一拉,摇一摇米袋,确定稳固、不会掉下来后,才骑上自行车,慢慢地驶回家。(开头)

游莹:

○黑灰色麻布衫,黑色旧布鞋,黑色及肩麻花辫,一只土黑土黑的手握住锄头靠在树旁,另一只手捧着一本稍嫌残破的书,页上已有些泛开的字体在阳光下变得少许浅灰。她深黑色的瞳仁紧紧盯在那幅“交通错杂”几何图,眉头轻皱,捧书的手不自觉紧了紧。

○邻居的孩子在窗外嬉闹时,她便在窗内低声背诵;邻居的孩子正抓着鸡腿大块朵颐时,她便嚼着玉米窝头,握笔在纸上写得沙沙作响;邻居的孩子正缩在被窝里酣睡时,她便裹着棉布大衣,不断呷着浓茶,寸步不离那张木书桌。那段时间,几乎每当入夜,直至第二天早晨,她桌上的煤油灯都不曾熄灭过。即使偶尔不禁睡着了,她也总会梦见自己做错的数学题。

○韦景耀《永生的光芒》简陋的环境,低劣的条件,沉重的劳动负担。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中。插秧、施肥、收割、喂养,都使他痛苦不堪。他多想躺在床上休息啊,可还有很多功课要复习、预习。他缓缓点着了桌前的油灯,抓起了桌上的笔,又一次陷入了沉思中。夏蚊成雷,汗流浃背,汝全不顾之,一心于学业上,终必有所成。此时,城镇的孩子一定已酣然入睡。他们不用干农活,忙家务,有更多的学习时间。既然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那也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用勤奋与汗水方可改变未来。他不知不觉攥紧了手中之笔,悄然拧亮油灯,又往粗黄的纸上埋头写去。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