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父母的心 教案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09-09-16 16:42:16

父母的心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情节的曲折性。 

  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2、导语 

  《父母的心》是日本著名的现代小说家川端康成写的一篇小小说。作者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优越的条件,割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素,动人肺腑的亲子之爱正是日本传统文化的精粹——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这篇小说共有17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3—6),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部分(7—12),故事的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 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部分(13—16),高潮部分。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7),小说的结局。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三、探究 

  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四、语言训练 

  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1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 

  2、送走长子时?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1] [2]  下一页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