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 《鱼我所欲也》教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0-03-15 10:14:06

《鱼我所欲也》

 

课题

19  鱼我所欲也

 

备课人

银川十五中   马 静

 

教学内容分析

知识技能 

学习经典论说文在论证结构和方法的独到之处。

 

过程方法

感受孟子文章语言自然流畅,节奏鲜明的特点,多朗读,多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重要抉择,把握人生,慎重选择。

 

学生学情

分析

本文是一篇经典的传统课文,相对于初中阶段的其他古文,它在文字上有些难度,又是以议论为主,初中生学习起来可能兴趣不大。但教师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有充分的自信,允许他们提问,提倡进行探究性学习。其次,在文言文的教学中一定要重视诵读,采取不同的形式,如默读、齐读、跳读、研读、自由读、指名读……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感受语言,体会文意,进行文化的熏陶。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1. 文章论点及论证方法

2. 文章“义”的理解及其现实意义。

 

教学方法

采用诵读积累感悟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

 

     课前

准备

1. 要求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基本疏通课文大意,找出疑难之处,留待课堂解决。2. 默读课文,基本断句准确。

 

         程 设 计

 

阶段

安排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动

媒体活动

教学设计意图

教师反思

 

一、导入解题:介绍作者

教师选出具有代表性的课件,向大家展示。

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查找的资料

投影仪电脑

通过学生搜集、交流资料,激发学习兴趣,扩大知识面。

 

 

二、整体感知:朗读、了解课文大意

1.  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并点拨、指正。

2.  教师巡回指导,与学生一起讨论疑难问题。

1.学生自由读、抽读,并作出评价;2.学生相互交流预习成果,对于小组内共同出现的问题,提交全班讨论。

 

此环节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三、再读课文,理解文意

1. 课文的论点是什么?

结合课后练习,思考你赞同哪一种说法,为什么?

2. 为了阐明观点,文章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找出来,大家交流。

3. 课文导语说“文中孟子对于‘义’的论说,对于今人仍不无启迪”,想想你从课文中得到了哪些启迪,整理思路并与小组同学交流。

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启发。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然后全班交流。

投影仪

通过对问题的探究,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大意。

 

 

四、自主质疑,探究学习

深入理解课文,理解孟子所阐述的义的含义,懂得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教师可从中选取有代表性的问题。2.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启发、点拨,注意问题的质量。

1.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2.学生小组探讨,全班交流。

投影仪

此环节主要培养学生探究性学习的意识,要求学生围绕课文内容,质疑问难,提出有一定创新价值的问题

 

 

 

五、朗读背诵,积累巩固

 

1.运用幻灯,打出相应的译句。2.教师抽查背诵。

学生在课文中找出原文进行诵读,记忆;学生相互间提问背诵

投影仪

此环节通过背诵积累,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六、延伸拓展:比较阅读,拓展学习

 

教师提供相应的资料。

学生回家查阅,并同课文进行阅读比较

 

此环节把对课文的学习延伸到课外,进一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扩大知识面。

 

 

布置作业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