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赤壁赋》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教育文稿  来源:教育文稿  发布时间:2008-12-30 16:31:53
译文:“桂木的啊,兰木的桨,抽打着清澈的江水啊,穿而迎来了流动的波光。多么深沉啊,我的情怀,仰望着我思慕的人儿啊,她在那遥远的地方。”

3、喜(第四、五自然段)

①    自由散读:学生可能意犹未尽,便再让他们自读

②    角色定位:若自己是苏子,会一直悲吗?为什么?

板书:(参考:阐述哲理—→转悲为喜)

(五)联系板书,小结全文

1、说说板书:鼓励学生说,教师补充,这也是将学习本文的过程进行复述、回顾,能更有效地领悟知识

2、小结课文

结束语:读罢《前赤壁赋》,我们不由地将翻开同有“一洗万古”之妙的《后赤壁赋》。古人认为:若无前篇,不见此篇之妙;若无此篇,不见前篇之佳。只“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山鸣谷应,风起水涌”十六字,便似宇宙今日始开。同学们,去欣赏吧!

(六)趁热打铁,布置作业

1、阅读《后赤壁赋》,领悟文中景、情、理的交融;

2、欣赏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定风波》,体会这两首词中的思想感情。

 

 

 

板书设计:

 

景—→乐(1)

                    吟诗

情—→悲(2,3)——吹萧

                    问答(三对比)

理—→喜(4,5)

上一页  [1] [2] [3] 

Tags:

作者:教育文稿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