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08高考反思兼09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对08高考反思兼09高考数学复习策略
兰志杰
尽管08高考已经过去,但08高考的数学题目仍历历在目。它的精彩,它的妙处,相信已深深印在我们大家的头脑中,当我们还在品味这些题目之时,09高考已在悄然向我们走来。09年的高考会怎么考?题目怎么出?难度会多大?新课程的思想又怎样体现? 我们又该怎样备考复习。
回顾30年的数学高考历史,可发现一条高考命题的原则是:稳中求进,进中求变。粗看近几年的高考题目,差不多,几乎不变。但细看可发现,每一年的题目都在变化,不管是题型,题量还是难度方向都在不断的调整。所以我们在09的高考复习中,始终保持明确的目标,清醒的头脑和有效的对策,能对高考复习的课程资源作出正确的判断,恰当的取舍和合理的运用,在繁茂芜杂的信息中看到高考命题的基本规律,在知识和能力,在基本能力和创新意识、稳定和创新等诸多矛盾中达到平衡。把课本内容、考纲要求、命题规律转化为教学方式中高效复习策略。
1.下海游泳,提高解题能力:
数学高考中不变的是题目,变的也是题目,要提高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首先教师要下题海,学会解题,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规律方法,研究高考数学命题的规律、变化方向、命题者的意图。从而更有效的指导学生解题,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纵观近几年的全国和各地高考试题,可清楚地发现:高考命题在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数学的有序推进的指导思想统领下,始终坚持“源于课本、高于课本”的原则,以现行教材为依据求变、求新、求活。所以明年的高考一定会有以课本上的典型例(习)题为原型经过精心设计包装,恰当的迁移,综合创新的新颖试题,因此,在高考复习中要立足课本,不失时机地回归课本,力求达到温故而知新。
(1)通过对课本例(习)题的回归,使学生清晰“双基”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通过对课本例(习)题的内在联系的提示,使学生深刻理解课本知识的同时更有效地形成知识网络和方法体系。
(3)通过对课本例(习)题的有机演变和拓展引申,使学生在参与探究中提高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所以回归课本不仅是提高复习效果的必经之路,也是减轻学生负担,摆脱题海战术的明智之举。只有在夯实基础之后,才能再求深、求难、求变。从而提高复习的效益。这样立足课本多思考,就会深入发掘多惊喜。
3. 加强题源分析,从透视命题思路中获复习策略:
这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命题哪里来,我们的复习就应指向哪里,那么命题从哪里产生呢?主要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课本是试题的基本来源,是高考命题的主要依据,很多试题的产生都是在课本的基础上组合、加工、发展的结果。
②历届高考成为新高考题的借鉴,特别是全国卷及新课程的题,它们的发展变化在各省市中起引领作用。
③新课标与老课本的不同之处将成为新高考的创新地带,要重视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新理念。新内容对命题者的影响。
④高考数学的基本思想、基本问题为高考题的命制提供了背景,这既是高考考查潜能的需要,也是命题者学术背景的使然。
因此,高考复习应立足新课标,走课本,课程标准及相关资源、历届高考试题,初高等数学的衔接地带这几个方向去开发新课程资源。从透视命题者思路中获取复习的策略,提高复习的效率。
4.强化主干知识,在知识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中提高复习效益
在复习时我们要弄清楚以下几个问题:
①哪些是主干知识?
②我们如何认识主干知识的作用?
③交叉、渗透和综合意味着知识组合可能性增加,我们应如何把握?如何处理?等等,在知识的交叉、渗透和综合中提高复习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