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 释疑 体验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5-27 16:05:52

质疑 释疑 体验  ——《坐井观天》教学反思

杨守敬小学  吴玲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它以短小、简单、浅显的故事表达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鸟从天上飞来,说天很大;青蛙坐在井底,说天很小。课文有七个自然段。第一段讲青蛙和小鸟所在的不同地方,交待了发生争论的地点;接下来的六个自然段讲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第一次对话交待了小鸟从哪儿来,来干什么;第二次对话讲青蛙和小鸟因对天的大小看法不同发生了争论;第三次对话讲青蛙坚持自己的错误看法,小鸟再次指出青蛙“弄错了”,要它“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弄清天到底有多大。如何在短短的40分钟内,让学生自主、愉悦地读懂故事、明白道理,并且在教法上有大胆尝试呢?这节课我努力做到这样几点: 

   、以生为本,读中质疑

  学生始终是课堂学习的主人。在学生充分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动笔勾画出弄不明白的词语和读不懂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是这节课的亮点。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从课文中提出“井沿”“大话”“无边无际”等不理解的词语,根据学生的质疑,教师及时地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来学习。

   、教给方法,引导释疑

  学生对自己提出的疑问,都有很强的好奇心,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得到答案。教师充分把握这一契机,提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带着问题,从自己的角度,有重点、有难点、有目的地去读课文。在读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释疑,点燃思维火花,促使学生“多思”“苦思”。通过直观、形象的图画理解“井沿”即井口的边,并让学生张贴小鸟和青蛙各在井的什么位置;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大话”就是“吹牛”“不实在的话”;联系句子和上下文,通过读,找小鸟说的话:“飞了一百多里,口渴了,下来找点水喝。”理解“无边无际”就是“非常大,大得没有边际”,并扩展思维,除了天无边无际,哪些事物也能说无边无际学生就会说出很多答案:沙漠、宇宙、大地、草原……教师再因势利导,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出小鸟赞叹天很“大”的语气。学生通过质疑引读,在思考后自己解开了心中的疑问,思维得到了较好的锻炼。

    由于时间把握不当,本课第三部分的教学没有真正完成,有以下设想:

    读后悟理,角色体验

  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是否真正达到,关键在于寓意是学生自己感悟出来,还是老师硬塞给学生。所以,明白道理就成了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完成这一目标时,应着重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朗读,从整体上把握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

   2、抓住重点句子,引导学生体验小鸟和青蛙对天的不同认识。用看图、想象、说话练习等为理解内容、明白道理服务。

   3、延伸练习,青蛙跳出井口看天,读《井底之蛙》更进一步地帮助学生理解了青蛙的无知和自以为是。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