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截蜡烛》教学谈
整体看来,学法 1 ,教者像一个激情澎湃的指挥,指导乐手们从头至尾将一场惊心动魄的乐章演奏了一遍,我们暂且称之为情感演绎派。学法 2 ,教者则像一位冷静理智的学者,带领学生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解读文章中的奥秘,揣度人物的内心世界。我们暂且称之为理智解读派。本来这两种教学方法都是现今常用的两种阅读教学法,各有优势。但是,就本篇文章的教学而言,还是学法 2 更合适。原因有二:
其一, “ 课标 ” 虽然要求我们注重课堂上学生的情感体验,但是我们的课堂需要的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在学习语言、品味语言、感悟形象的过程中, “ 入其境,通其心 ” , “ 情自心中来,情自口中出 ” ,涌动着生命的灵性,而不是装腔作势的情感泛滥,否则,这只会让学生学会虚伪。紧张的情节和气氛是需要去体验,但不是教师带着学生将情节梳理一遍就算完事了,这让学生学得浮光掠影,根本没有从心灵里发出真正的震撼。
其二,阅读课的教学中,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固然重要,但是教给学生恰当的读书方法更重要。在学法 2 中,教师按照从 “ 整体感知 ” 到 “ 深入研读品味 ” ,再到 “ 朗读体验情感 ” ,最终 “ 点题升华 ” ,完成了一次阅读过程。教师不仅 “ 授人以鱼 ” ,更巧妙地 “ 授人以渔 ” ,这样的理智解读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也有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实践也证明,学生更乐于用第二种方法去学习课文。他们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解读文本、分析人物,课堂真实,学生的情感也自然流露,全然没有表演的痕迹,切切实实体现了语文教学的个性。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