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下册识字教学谈
特殊偏旁的认识:本课除要突出特殊偏旁的认识外,四组词语实际也是一篇适宜朗读的韵文。①观察画面,认识偏旁,建立联系。通过观察画面,引导学生认识“鸟、隹、月”三个偏旁,知道鸟可以用“鸟、隹”两个不同的偏旁表示,而“月亮”和“肉”这两个不同的事物又可以用同一个偏旁“月”表示。②看图识字,建立表象。通过看图,认识事物,建立词语与事物之间的联系。③整体诵读,强化感受。④指导书写。
●问:教材的生字是按照什么原则安排的?为什么有些笔画多、较复杂的字排在前面,而简单易写的字却排在后面?
生字的编排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因为语言是一个系统,那么,作为记录语言的书面符号——文字,也必须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所以为了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我们就必须构建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识字教学系统。在具体操作中,我们严格遵循了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尽量先安排高频字和覆盖率高的字,以利于识字的巩固和日后的读写实践活动。
二是尽量先安排常见的偏旁部首及构字能力强的基本字,如一年级(上册)的“认一认”,使之成为今后学习合体字的基础。三是尽量先安排笔画较少比较简单的字,后安排笔画较多比较复杂的字,如:在一年级(上册)安排“中、青、不、村”等字,而“冲、晴、还、树”就安排在一年级(下册);一年级(下册)让学生学习“波”和“女”,二年级(上册)再学习“婆”;一年级学习“土”,二年级再学习“吐”,等等。
当然,有时我们也会遇到难题,如在确定每册要求会写的生字时,我们想先安排一些简单的常用字,课文中却偏偏没有;我们想先安排独体字,再安排合体字,却又要考虑让学生逐步学习一些偏旁。当碰到这样的矛盾时,我们便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识字教学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的精神,将使用频率的高低作为首要的因素加以考虑,决定选字的先后顺序,这样也就出现了一年级(上册)安排“样”、二年级(上册)才安排“羊”的情况。所学的知识是可以迁移的,先学整体,后学部件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再说,从学生识字心理来考虑,并非字形简单笔画越少的字学生便越觉得简单易学,也不一定字形越复杂学生就觉得越难学,识字的难易度与字的复现率密切相关,字形显得规则方正的字学生会觉得容易写好。照此看来,适当来一点“由繁到简”也未尝不可。
●问:苏教版“国标本”教材的生字是通过哪些途径来安排的?
按照惯用的分法,教材的生字通过两种途径来安排: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集中识字。
集中识字注意吸纳各家之长,取各种行之有效的识字方法为我所用。主要采用的是以下三种形式:
一是看图读韵文识字。吸收传统识字教材(如《便蒙六言杂字》)的编写经验,将表示同类名物的词语集中在一起,组成似诗非诗的小韵文。如一年级(下册)的“识字”1——“春天 春风 春雨/柳树 小草 嫩芽/布谷 燕子 蜜蜂/桃花 杏花 梨花”。二年级(上册)的“识字”1——“金秋 烟波 水乡/芦苇 菱藕 荷塘/夕阳 归舟 渔歌/枫叶 灯火 月光”。表面看,是排列整齐的几组词语;连起来读,又押韵上口,便于记诵。为帮助学生了解字(词)义,每课还配了情境图。二年级(上册)的“识字”2、5、6课也属此种形式,与前面的两册一起,分别编人了有关四季风物、动物、蔬菜、街道、军事、节日、旅游、体育、乐器等方面的词语。这样安排,不仅能使学生借助韵文形式和情境图集中识字,而且还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也有独到的效果。
二是看图会意识字。主要是用形象化的图来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并附有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的相关韵文。如二年级(上册)“识字”3和“识字”7,便是通过表现“笔、灶、尖、歪、尾、看”等字的图与文字关系的比较,使小学生初步认识到会意字的组合规律。学生在识了这些字以后,再读后面琅琅上口的儿歌,不仅进一步熟悉了这几个字是怎么构成的,对于小学生的语言积累无疑也是大有好处的。
三是“转转盘”识字。先显示同一个声旁的形声字,再将这些字编进一篇韵文,为识字提供语言环境,一年级(下册)的“识字”4和“识字”8、二年级(上册)的“识字”4和“识字”8均属于这种形式。如二年级(上册)的“识字”4,课文先以转转盘换偏旁的方式,转出了“猫、锚、喵、描、瞄”等一串同声旁的形声字,使学生初步认识到这几个字都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表示字音,一部分表示字义。之后,又配了相应的语境儿歌“船上有只锚”供学生阅读,在加深理解字义的同时,领悟到形声字的学习方法——“看看偏旁就知道”。
专门安排“识字”课文,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比较集中地识一批字,并揭示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
除此而外,大量的识字任务要靠“随课文识字”来完成,这也符合“在阅读中识字,识字是为了阅读”的整体观和“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识字教学原则。
无论是随课文出现的生字,还是“识字”课文中的生字,凡是要求写的字都在课文后面的田字格里出现;只识不写的字则列在田字格上面的两条绿线间,表示学生只要学会了这些字,阅读课文就会一路绿灯、畅通无阻。为了练好小学生的写字基本功,所有要求书写的生字,我们都根据国家语委和国家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标准,一一展示笔顺,以便小学生在描红、仿影、书写时有所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