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4 08:01:01

一、教材分析:
《爱迪生救妈妈》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篇课文。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走进科技世界,本组课文语言生动,图文并茂,引人入胜。课文主要讲的是爱迪生的妈妈病情十分严重,需要立刻进行阑尾切除手术,由于时间紧急,手术只能在家里进行,可是昏暗的灯光急坏了爸爸和医生,聪明的爱迪生急中生智,想出了办法,把昏暗的灯光聚集在一起,救了妈妈的命。读了这篇课文,我们都会为小爱迪生的聪明和智慧赞叹,同时也感受到了科学就在我们身边,只要肯动脑筋,善于观察生活,一定会有所收获。

二、设计理念:
新课程指出:阅读是教师、文本、学生对话的过程。课堂教学应尊重学生的原有认知与经验,自主的构建课堂教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策划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学习方法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参与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方式和不同的体验,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使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共同构建动态的生成过程,同时也要注重课程资源的开发,注意联系生活学语文、用语文。

三、设计意图:
这篇课文介绍了伟大发明家爱迪生小时候,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帮助医生为病情危急的母亲做手术的故事。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充满智慧和深情。课文内容的生动性,自然激发了学生的读书愿望。教学中教师应该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内容,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

教学时将语文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教学目标有机地整合,使学生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学会生字词,学习说话,同时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激发爱科学的思想情感。还着力于语文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朗读、看图、填空等手段,巩固了所学的生字词,发展学生的语言,将学生引向更广阔的语文学习时空。
四、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读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9个字及其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找出爱迪生救妈妈的句子,理解“恍然大悟”的意思,能用上学过的词语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

3.从爱迪生想出的办法中领会他的聪明,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品质。养成积累词语的好习惯。
五、教学重难点:

在朗读中感悟,用上积累的词句说说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六、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七、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蜡烛、镜子。

学生:查找资料了解爱迪生,读读课文,圈出生字。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1、教师讲述爱迪生小时候孵小鸡的故事,激发学生的的学习兴趣。
2、学生介绍课前了解的爱迪生的生平及其发明。(小组交流,指名在全班交流) 教师进行概括。(板书:爱迪生)

3、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二、初读课文,读中识字

(一)教师范读,让学生注意听老师的读音。
(二)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朗读小提示:

1、同桌合作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圈出难认或不理解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三)、小组互读互查,纠正读音。交流识字方法。
(四)、教师检查学生认读情况。

1、做游戏识字。  游戏一:听音出示生字卡片,教师读生字,学生在自己的卡片中找出生字,看谁读得又快又准。

		游戏二:找朋友组字。如,尸+出=屈    ;火+火=炎等

 2、给生字组词。一字开花游戏。
3、练习读长句子。比赛读。

三、整体感知,展示朗读
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找出自己印象比较深刻的句子画出来,再读一读。

2、将画出来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一听。
3、自愿在班上展示朗读,引导学生注意正音及读出恰当的语气。

四、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所占的位置。

2、看老师范写生字。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出示词组,开火车读。
2、指名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一)、自由朗读全文,感知全文内容,读后让学生说说大意。
(二)、读画出印象比较深刻的句子。

(三)、选读课文,在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中赏析课文。
1、指名学生读出自己感兴趣的句子和段落读一读 。

2、小组合作:交流体会。
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赏析三个人物的动作、神情和语言从而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1)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语言“多亏了这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小爱迪生想出的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教师根据学生的朗读出示重点段落,重点词用不同的色彩标出来)
		
(2)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

(3)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着”;表情:“委屈”;语言:“我没有胡闹,我想出办法来了。不信你瞧!”在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四)议一议,说一说。

 1、学生将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2、指名学生用准备好的蜡烛、镜子,将救妈妈的方法演示一遍。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
要引导学生读出医生、爸爸焦急的语气,读出爱迪生勤于思考,善于动脑,行动迅速的机气。

四、拓展延伸:
1.读了课文,你想对爱迪生说什么?

2、说说今天的收获:
(1)、学生各抒己见

(2)、老师小结:爱迪生小小年纪就用自己的聪明救了妈妈,他不但爱动脑筋,还爱动手做做看,老师希望你们在生活中做一个有心人,多动脑,勤动手,争做小小爱迪生。
(3)课件出示爱迪生名言,学生集体读一读 

有志者,事竟成。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五、作业小超市:
1、搜集爱迪生的名言,抄在积累本上。

2、关于爱迪生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你们课后多搜集几个,下节课我们进行讲故事比赛吧。
 

 板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

      妈妈:       直打滚          来不及送医院
医生:        着急             满意的笑容

爸爸:        又急又气          恍然大悟
爱迪生:       委屈          聪明   智慧


		(镜子)           妈妈得救

		昏暗———————亮堂

 
 







教学反思:
《爱迪生救妈妈》这一课,课文内容非常生动,自然激发学生的读书愿望。现对教学完这一课进行反思。

优点:
1、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认字词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去读,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自由接触新知,学习新知。接着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学习生字,并交流识字方法。多种游戏巩固生字,做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在学习课文时,先让学生自己朗读感知内容,小组合作朗读,自己展示等,这些都将自主、合作、探究贯穿其中。
2、教学中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课文时,学生边读边想,边体会课文情境,进而深刻感悟爱迪生的机智表现和优秀品质,同时从读中受到感染和影响。课堂上围绕“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怎样救妈妈”这两点让学生在对重点词句的朗读感悟中,感受爱迪生的爱动脑筋。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理解 “急得团团转”的意思,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亲自体验爱迪生的办法,比较容易解决课文的重点:怎样救。
3、引导感悟,锻炼说话——培养说话能力。

我们教研的活动主题是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当然,这贯穿于平时的教学中,在本节课上,我继续做好这一点。对回答不完整的学生给予及时提醒和说完整的机会。在理解“直打滚是什么样子?”,“大家急得团团转是什么样子?”,“你是他们中的一个人,你现在在想什么呢?”在引导学生感悟文本的同时,培养孩子说话的能力,说完整话的能力。这对于我们的教学来说,是需要长期努力的。
4、教学本课时,我将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文本品读结合起来。

医生。动作:“环顾四周”、“还是摇头”;表情:“迟疑”、“满意的笑容”;语言:“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在读中感悟医生开始的束手无策,以及此后对爱迪生想出办法感到满意和夸赞的感情。爸爸。表情:“又急又气”、“恍然大悟”;语言:“什么时候了,还胡闹!”在读中感受爸爸的心情和对小爱迪生前后态度的变化。爱迪生。动作:“一溜烟似的奔出”、“捧出”;表情:“委屈”;语言:“我没胡闹,我想出办法来了。不信您瞧!”在读中感悟小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5、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亲自体验爱迪生的办法,比较容易解决课文的重点难点:怎么样救妈妈。我在课前就准备了蜡烛和多面镜子,在课堂上让学生演示,通过演示让学生既知道了救妈妈的方法,更训练了学生的思维和说话能力,做到了一举三得。

当然在教学中我也有很多不足。
  1、一堂课下来,觉得自己缺少激情,导致学生的情绪不够高。比如:当妈妈疼得直打滚时,我朗读的语气还不够急,做不到以真正的情激发学生应该有的情绪。作为一个老师在课堂上声情并茂,是应有的文学素养,我在以后的教学中会注意锻炼,培养这方面的能力。

  2、自己提的问题过难,使学生不易回答,有时不能做到循循善诱。比如“爱迪生的妈妈生病了,得了阑尾炎, 阑尾炎是什么病?怎样的表现?”学生当时很茫然。虽然我准备了课件让学生看了,并明白了这种病是怎样的,但如果我课前让学生准备时,要求问问家长,学生也许不会一问三不知。
  3、在上重点段落的时候,自己急了点,代替了学生的体悟。通过朗读找出不同人物的语言,表情和动作,感悟人物的情绪和思想感情时,有着急的情况。比如让找医生表情的词时,学生有些慢还没找到,我自己就答了。有时有自问自答的毛病。


		总之,自己感觉在教学中有优点也有许多不足,但本着努力,活到老学到老的原则,我相信自己的教学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优化。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