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天佑》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教学内容:《詹天佑》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课文。
教材分析:本单元是本学期的第二组课文。训练重点结合课文特点,引导学生复习运用本学期重点训练的阅读基本功,使学生通过本组四篇课文的学习,在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上都得到进一步提高。 通过《詹天佑》一课的教学,使学生懂得课文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中心思想的,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进一步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詹天佑》一文以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铁路工程专家詹天佑的姓名为题,重点写了他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之一,即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课文从修筑京张铁路时的背景和艰苦的地理环境,说明了修筑京张铁路经历了许多艰难,詹天佑带领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克服了重重困难,使得京张铁路提前峻工。赞扬了詹天佑爱国的思想和杰出的才能,也表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京张铁路在詹天佑的主持下提前两年竣工,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蔑视,维护了祖国的尊严。 课文按先概括介绍,再具体叙述的方法安排材料。在具体叙述的段落里,又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叙的。
教学目的要求 根据大纲对本册的要求,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的知识学情、智力层次确定本课教学目的要求和教学重点如下:
(一)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作贡献的思想感情。
知识与技能: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 2、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过程与方法:1、揣摩课文的表达顺序,顺着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 2、尝试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感受或活动成果
(二)教学重点 1.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遇到的各种困难;通过具体事例体会詹天佑是“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顺着作者思路读,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设计意图
本课的教学设计遵循整体性原则,无论是全文的教材处理还是一个自然段的训练,都采取了整体——部分——整体的教学方法。本教案设计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⑴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小组讨论,学生自己设计“人字形”线路,自己演示等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⑵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利用课件演示,实物投影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认识詹天佑的优秀品质。另外整个教学过程都围绕中心句展开,有利于各部分学习的整合,也有利于理清文章的脉络。 教法选用:
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突出重点,突破重点,体现重点训练项目,遵循“一法为主,多法配合”的原则,将采用导读法,辅之以示图法、以读助讲法等进行教学。 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通过“读——说——画——说”的学习方法弄懂课文内容。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两部分写作方法基本相同,可采用正迁移的方法,由扶到放,逐步形成自学能力。 教具准备
投影仪、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一、歌曲渲染,启动情感。
1、课前出示课题和播放歌曲《我爱你,中国》。 2、导语:1905年,当清政府提出修筑京张铁路的计划时,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极力阻挠,要挟,嘲笑,而当历史的车轮转到今天,外宾对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这一伟大的工程师詹天佑,还赞叹不已,可见这工程是惊人之举,而他又是如何创造这惊人之举的呢?让我们进一步了解课文。
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现在请同学们读课文,然后按课文出现的顺序排序下列内容。 出示:开凿隧道、接受任务、勘测线路、设计线路、提前竣工。(学生可以上黑板排序)
二、研读交流,体验情感。 1、学习“接受任务、勘测线路”一节,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1)出示自学要求:轻声自由读课文,同桌思考讨论:詹天佑在勘测线路时,遇到什么困难?他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用读书记号,边读边划出相关词句。 (2)交流反馈。
(3)体现詹天佑对工作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的工作作风,是哪一个词?通过解释“精密”初步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 (指导朗读,加深理解。)
2、学习“开凿隧道”、“制服陡坡”两节,体会詹天佑高超的智慧。 (1)学习“开凿隧道”一层:
第一步:学生先默读课文后,教师出示:“居庸关,八达岭的山势图”,思考:詹天佑遇到什么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第二步:请学生说说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第三步: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开凿居庸关、八达岭隧道的。的草图并加以说明。请一个同学在黑板上画,其他同学自己画后再评,然后教师屏幕随即展示:从两端同时向中间凿进方法和中部凿井法的示意图,让学生体会到詹天佑的高超智慧。 第四步: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开凿隧道。
(通过读——说——画——说,层层深入,使学生理解了课文,从而突破了难点。) (2)学习“设计线路”一层。
(本环节学生用“一读二画三演示”的方法学习本段。) 一读:通过自读课文,理解本层的内容。(读之前,教师可以屏幕展现“人”字形线路现状图)
二画:根据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画出“人字形”线路图。 三演示:让学生在黑板上边演示火车上山的路线,边解说为什么这样设计。然后课件演示火车在“人”字形线路上行驶情形的动画,体会詹天佑的高超智慧。
通过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理解了内容,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在参与中训练,训练中理解。 (3)再重读第三段,说说哪些语句最令你感动?
三、创意表达,拓展思维。 教师激情引发:京张铁路的提前竣工,使全国上下欢欣鼓舞。詹天佑无愧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子孙,他没有辜负全中国人民的期望,用铁一样的事实,给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一记响亮的耳光。
(1)请你放开思路为这条铁路起一个更有意义的名字,并说说理由。 (2)想像一下,当时当地的中国官员,普通老百姓,外宾,帝国主义者,他们在听到京张铁路竣工的消息后,会有怎样的表现?
四、课外拓展思考。 生活在新世纪幸福摇篮里的我们,应该有着怎样的理想呢?
五、总结全文。 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和复杂的地形条件下毅然接受任务,他这种崇高的爱国精神,不正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吗?他用自己杰出的才能和高度的智慧首创了世界绝无仅有的“人”字形线路,采用新方法开凿隧道,成功地修筑了我国第一条铁路,在我国铁路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这不正是我国人民无穷智慧的佐证吗?有这样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伟大而光荣的名字一一詹天佑。
六、板书设计:
7、詹天佑
接受任务 勘测线路
杰出爱国 主持修筑 开凿隧道 (创新)
提前竣工 设计线路 教学反思:
语文学科的本色应该是学习语言,让学生从文章中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感悟文字语言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达到真、纯、实、活的简简单单的语文教学境界。在教学《詹天佑》这一篇课文时,我就让学生亲身体会到了学习语言的乐趣。教学课文后,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体现了多种形式的读。例如对于“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句话,我为学生创设了三种情境进行情景体验。对于“遇到困难,他总是想……失掉信心。”这句话又让学生体会:你想强调那个词?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理解的角度不一样,朗读的侧重点也不一样。
二、以一个开放性的问题贯彻课堂教学的始终来进行阅读理解、感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使詹天佑这个人物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越来越丰满,受到其人格的熏陶。 三、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充分体现了课标中强调的以学定教,通过交流,分享彼此的思考、见解和知识,从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
四、对于教学难点的处理采用了比较直观的方法。这篇课文理解的难点就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型线路”这两部分内容。这两个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我主要采取了直观教学的手段,让学生观看课件,从而也能感受到人物的杰出与伟大。 但从课堂效果来看学生的情感体验还不是很深刻,学生的回答也还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尽管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但是读的时间和遍数还不是太充分。阅读教学还是应该以读为本,让学生在充分读书的前提下,去感悟,去体验,学生自然容易“见文生情”。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