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有效性, 实现了阅读教学的“美丽的转身”——评《检阅》一课
附小 林巧丹
刘老师执教的《检阅》一课,立足教材,提取文本中的原生价值为教学价值,运用阅读策略,不仅仅让学生知道了文本中所要传递的信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悟到课文是如何传递文本中所蕴含的信息,如何表情达意、如何遣词造句的。实现了文本语文核心价值的最大化,发展了学生的言语智慧。做课教师似乎也从这次成功的课堂实践中再次认证了其“阅读教学的核心价值观”这一语文教学理论观点,听课教师的我更是受益匪浅,可谓是从“乱花渐入迷人眼”的阅读教学中触摸到了前行的路标。
浓墨重彩一:
学段的教学目的明确,重点落在段的训练上,把握中心的词、句,引导学生思考段落中句子与句子之间的相互的关系。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段落中关键词在表请达意方面的作用。这一阅读策略在教学课文第10自然段中得到了展现。在教学本段落中,
全班齐读第10自然段
师:这段话写了什么?
生1:检阅的隆重
生2:检阅的盛大
师:(师此时强调隆重、盛大)在一段话中如果有这样的关键的词我们要多读两遍。
生:齐读“盛大”“隆重”(生一个词读两遍,很有激情)
师:那作者又是如何写出了盛大、隆重呢?下面的句子是怎么写的呢?
生1:街道上人山人海,楼房上彩旗飘扬
生2:主席台上站满了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
师:原来后面的句子是来说明这次检阅是怎样的盛大如何的隆重的。【师顺势进行了学法指导,引导学生体会一段话中句子与句子之间是有联系的,学会能联系上下文理解段落的意思,达到《语文课程标准》中学段的阅读能力培养的要求】
男女生配合读第10自然段,男生读前面部分,女生读后面部份。
师:为什么大家“盛大、隆重”读得这么大声?
生:强调一下
师:还要注意感叹号。
尔
还有在学习队长说的话(第7自然段)学习中师又授给学生一”渔”:抓住句子的意思学习。在要求学生用洪亮的的声音读完队长的话后,师开始了学法的指导。
师抛出问题:这是队长说的话,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呢?【一个开放性的问题】
生1:队长想把博莱克放在队伍第一排,看出这个队伍有爱心
生2:放在队伍第一排,看出队长对博莱克有信心
师:这是队长说的话,你也用一句话说说队长说的话的意思?能不能用上“不但……而且……”“因为……所以……”来说呢?
【生在获取文本传递的信息基础上,师适时地创设语言转化的机会,让学生运用自己的言语表达,真正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了学生言语智慧,引领学生的言语人生。并且学会了抓住句子的意思学习的方法。】
浓墨重彩二:
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孩子们是否学而有得,能得多少,善于挖掘人物形象背后的故事,才能真正地让人物形象在孩子们心中变得丰满、生动,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
紧紧抓住文本中描写博莱克的两句对比鲜明的话展开教学,通过对比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博莱克拄着拐杖摇摇晃晃,在检阅时还能同全队保持一致呢?背后还有什么原因呢?接下来教师出示了3句话启发想象悟形象,对人物形象进行挖掘,
清晨,人们还在甜蜜的梦乡,博莱克
中午,人们在空调房里休息,博莱克
晚上,人们在客厅看电视,博莱克
让学生想象,练习表达,在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又引导学生理解“这个小伙子真棒”!句子的另一个隐含在文字背后的意思,真正最棒的是博莱克通过自身的努力取得了大家的称赞。其实也促进了学生对人生观正确的、初步的认识。
从几处教学细节中感受到执教者深厚的语文素养:
细节一:教师在指导写博字时告诉了学生博字的部首是“
字,在字典里“十”字做为部首的就两个字,另一个是“协”,由此可见
细节二:刘老师在课堂上不用看书本中课文的内容,课文的内容的内容熟记于心,课上40分,课后费功夫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