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环保教案
学习目标:
1、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课前准备:
(1) 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2) 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懒”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有盛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2) 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浏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 读课题质: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2) 学生自由读课文。
a. 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b. 学生自由读课文。
(3) 检查自读情况。
a. 检查生字新词。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认读,教师帮助纠正读音。
b. 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三、重点探究
(1) 凸现重点。
a. 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富
b. 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2) 自主感悟。
a. 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b. 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3) 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a. 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b. 海水真美呀!说说看,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c. 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一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探究二:(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 你为什么喜欢这两段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底 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到处都是 大龙虾样子威武 鱼多得数不清)
b. 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c. 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了——(学生齐答);走进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自动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游览。
五、布置作业
(1) 练习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2) 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 上节课我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和海底,请几位同学当一次小导游,给大家介绍介绍。
(2) 学生自由介绍。
a. 西沙群岛的海面为什么五光十色。
b. 为什么说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二、继续研究
(1) 过渡:西沙群岛的海滩、海岛又是怎样的呢?有哪些同学比较感兴趣?
(2) 探究体验。
探究一:(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海滩上有拣不完的美丽的贝壳,大的,小的,颜色不一,开头千奇百怪。最有趣的……它就四脚朝天,没法逃跑了。
a. 喜欢这些美丽的贝壳吗?想一想,贝壳有哪些颜色,形状到底怎样奇,怎样怪?
b. 这些贝壳真是美丽,真是奇特,让我们把它的“美”和奇“读出来吧?
c. 有谁能把海龟的“趣”读出来?
d. 西沙群岛的海滩真是神奇有趣,让我们再回头深情地看一眼吧!学生自由地入情入境地朗读。
探究二:(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a. 读完后,西沙群岛的鸟给你留下怎样的感觉呢?学生从“鸟的天下”“各种”“遍地”“厚厚”等词语体会到“鸟多”。谁能把鸟的多“读”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