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册选读课文《手术台就是阵地》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2-13 10:02:57

一、人物简介引入
教师:白求恩是我们中国人民的朋友,他曾长期在我们中国工作和生活,并以身殉职于河北唐县。庄严肃穆的白求恩纪念馆,就坐落在县城北约2公里的钟鸣山下。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白求恩。

现在我们来到了白求恩,馆内雪松参天,桧柏挺立。绿色交映中,镌刻有白求恩浮雕头像的石碑赫然入目,石碑的下方刻着白求恩的生平简介。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课件出示: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师。1937年,中国抗战爆发后,他率领医疗队于1938年春不远万里来到延安,不久赴晋察冀边区,在那里工作了一年多,为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人员。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你了解了什么信息?

句式:请学生填空。在_________的时候,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了中国。
小结:一个外国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不简单!

 
二、 借助图片,概括主要内容。

教师:(课件纪念馆)同学们,沿108级花岗岩台阶拾级而上,便是纪念馆展厅,整个纪念馆几乎是个“照片馆”,里面珍藏着白求恩生前工作、生活的图片100余幅,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幅题为《手术台就是阵地》的图片上,让我们透过这幅图片再来追忆这一段历史。
教师:从这幅图片上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小结:不禁使人心潮澎湃,肃然起敬。图片背后究竟讲述的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让我们把课文翻到157页,选读课文。
1、  初读要求: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词句多读几遍。
2想一想:课文主要向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

2、初读检查:
1)先要读准几个字音:

第一组:(多音字)挨了当头一棒 布满血丝 空地 弹片 淹没 烧着转移   (读准字音)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出示:白求恩工作图片)

教师:同学们,纪念馆内的图片没有文字,请你为这幅图配一上一段文字,可以根据下面的提示,也可以自己概括:
课件出示:

_____年,__________ 打响了。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战场上抬下来。(地方)    (谁)  不顾               ,坚持               。他(连续)工作了                ,直到战斗结束。 
小结:其实,这段话我们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还原了这个故事,这也是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

“陆续、继续、连续”三个词变红色,三个虽说是近义词,但是可不能随便用,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同桌之间说一遍。
3教师:这样的一个简短的介绍,一定不足以吸引我们,作为参观者,面对眼前的这幅图片,你还想了解什么内容?

4)教师:下面就让我们再次走进故事,近距离地走进白求恩大夫。
要求出示:默读课文,用横线画出当时环境描写的词句;波浪线画出白求恩大夫是怎样做的语句。板书:怎样的情况    怎样么做的

 
三、感受环境的危险.

师:这究竟是一幅怎么样的场面呢?交流描写环境的句子。
1)师:同学们都找得相当准,但像他们这样读,能让我们感受到战争的可怕、激烈吗?(不能)

2)师:老师已把这些句子打到大屏幕上,请找到你想读的句子,反复的读。读出战斗的激烈。(个别读)
①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②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③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

3)师:读着这些句子,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感觉到了什么?
4)对比读这几句,你感觉到什么?(战斗越来越激烈,情况越来越紧急,白求恩和战士们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5)句子引读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

战斗越来越激烈,情况越来越危及——
炮弹随时有可能在这里爆炸,白求恩和战士们的处境越来越危险——

 
板书:弹落庙前;不断爆炸;火苗扑来

 
四、品词析句,感悟人物伟大精神。

1、过渡:在万分紧急的情况下,我们的白求恩大夫是怎样做的?
2、  交流语句:并且说一说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白求恩大夫?

句一:
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尽职尽责)我是从“他已经两天两夜没有休息了,眼睛布满了血丝”这句话看出来的。他为了抢救战士们的生命,完全不顾自己的身体,眼睛里布满了血丝。作者是怎样来写的?(抓住时间长、外貌、神态的描写。)
 

句二:
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课文中说“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十分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从伤员的腹腔里敏捷地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情况那么紧急,但是白求恩还在镇定地做手术,就说明他非常勇敢。
师:我听出来你在强调“镇定”这个词。“镇定”是什么意思呢? (冷静、镇静、坚定、临危不乱。)师:你们说得都对!请认真地想一想:白求恩大夫为什么会如此镇定呢?

(高超医术。)
师:你从哪里找到的依据?

教师:那是对生命的敬重。一个“镇定”让我们读懂了这么多,请你们再来读这段话,我相信你一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句三: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

句四:
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白求恩觉得他无论生死都要和战士们在一起。)
1、师:你们有没有发现,除了这两句话,白求恩在沉思过后还说了什么?师:白求恩是在部长恳求他离开,沉思过后说这番话的。那么,谁来讲一讲,什么叫“沉思”?师:白求恩到底在想什么呢?师:那个时候,战士们在发起冲锋的时候常常会喊着这样的口号——同志们,冲啊,白求恩大夫就在我们身边!你说,白求恩听到这些,他还会想些什么呢?师:白求恩想到的是胜利的希望啊。同学们,请你们再来读这一段话。(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师:(出示图片)你们现在看到的照片真实地记录了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在那个破败的小庙里为战士们做手术的情形,
 

2师:白求恩说自己不是我们的客人,你们想一想,他是不是我们的客人?师:他没有把自己当作客人,是当作了什么人了呢?师:说得好啊!白求恩就这样把我们的事,当作他自己的事。由于当时的医疗器械匮乏,伤员伤口化脓,白求恩就用吸管把战士伤口里的脓吸出来。同学们,你还觉得他只是把自己当作主人吗?他分明是把我们视同于他的——(师板书:亲人)师:指名一人读下面这段话: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手术台呢?部长同志,请你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个性化的朗读评价)
 

句五:
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板书:争分夺秒)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词。哪个字表示时间呢?师:争分夺秒,争取的仅仅是时间吗?你们想一想,他在和谁争?到底在争什么?师:他争来的到底是什么呢?朗读这句话。教师:争分夺秒地做了一个又一个。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出示想象练习说话:

白求恩大夫刚刚_____________,一个中弹的战士又被抬上了手术台,白求恩__________
白求恩大夫刚刚_____________,一个重伤员危在旦夕,急需手术,白求恩____________

 
同学们,你们知道在这一次三天三夜的齐会战斗中,白求恩大夫一共做了多少个手术吗?

教师:
除了吃饭和短暂的休息外,白求恩没有离开过手术台。

炮弹接二连三地在附近爆炸,白求恩却十分镇静地做手术。
齐会战斗连续打了33夜,白求恩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他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冒着生命危险,以精湛的医术和高度责任心创造了治愈率最高的纪录。
教师小结:战士们的生命容不得他浪费一分一秒。就这样,白求恩大夫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在炮火中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为115名伤员做了手术。

 
3、引读句子:

教师读环境描写;学生读白求恩表现的句子。
1)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

2)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扔在盘子里。)
3)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白求恩同志离开这里。(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4)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5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69个小时。)

 
教师:他以超人的毅力、超负荷的工作,创造出非凡的业绩,把一切都奉献给了人类最壮丽的事业。

 
五、想象说话,

教师:在一次为伤员施行急救手术时受感染,于一九三九年十一月十二日在河北省唐县逝世。
教师:同学们,此时此刻当你站在白求恩的塑像前,你想对白求恩说些什么?

教师:不远万里,你带来了和平的希望;出生入死,你拯救了战争的创伤。生生不息,你走在英雄的路上,永永远远,你活在我们的心上。
师: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能够把今天读到的白求恩的故事讲给你的小伙伴听,讲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甚至在你们成为爸爸妈妈后,也能够把这个故事讲给自己的孩子听。让它就这样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下去。下课。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