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学会看病》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07 08:26:06

学习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通过人物语言和心理活动等描写来表现人物,体会母亲感情的变化.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课文中特殊的母爱方式,激发学生独立面对生活、磨练意志的能力.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生词.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复习旧知.先复习四年级上册《乌塔》一课,感受作者对乌塔的敬佩之情.
   2、谈话导人.一位母亲为了让儿子学会看病,在儿子发烧生病时,让他独自去医院看病.今天,我们就来读读这位母亲写的这个故事.    3、揭示课题.
二、交流成果,初步感知  1、检查交流预习成果.
   a.用卡片认读11个生字.
   b.读读课文中生字所组的词语.
   c.说说自己是怎么预习的,或者说说预习后知道了什么.
三、自读课文,整体把握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a.说说你画出的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是哪些句子.b.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c.读了课文,你有什么话要说.(可以是对母亲的敬佩,可以是对文中儿子的赞扬,可以是对自己现实生活中某些现象的看法.)
四、再读课文,体会母爱  1、学生再读课文,说说从文中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中,自己知道了什么;在自己感受最深的地方写一两句话.
  2、小组合作,交流各自阅读所得.
  3、全班讨论.a.你从描写母亲语言和心理活动的句子中知道了什么?(交流中读有关语句.)b.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交流后读有关句子.)
四、分角色朗读,体会母爱感情变化  1、同桌分角色朗读课文.
  2、全班交流.指名几组分角色朗读课文.
  3、从课文中,你体会到母亲的感情有什么变化.
五、总结升华,拓展延伸  1、总结: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可以是对母亲磨炼儿子的特殊母爱表示敬佩,可以对儿子独立面对生活的称赞,可以是每个孩子都有巨大潜能,等等.)
  2、拓展:在你的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类似的故事吗?你是能克服生活中的一些困难的孩子吗?你读过类似这样的故事吗?
  3、延伸课外:想一想,如果我们在生活中碰到一些困难,我们应该如何克服?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