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 花 魂 优秀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06 07:44:32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生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清文章脉络,概括出回忆祖父的几件事,画出重点语句。

3、细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4、品读重点段落,读懂梅花品格,了解“梅花魂”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学课文,解决生字词,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旁批旁注的学习方法。

3、通过自学,自读探究体会梅花坚韧高洁的品质。感悟外祖父对祖国无限眷恋的深情。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教育学生学习梅花的高尚品格,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学习外祖父介绍梅花的段落,体会外祖父的内心感受。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修改与

批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课文围绕梅花写了哪几件事?有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

、出示本文学习目标

三、品读重点语句,体会人物思想感情。

(一)自主学习,解决以下二个问题:

1、课文几次写到外祖父的眼泪?都是在什么情况下落泪的呢

2、外祖父为什么流泪?体会外祖父的泪水中所包含的感情。

学生自主学习,勾划相关句子,写出自己的理解,组内交流讨论,全班汇报总结

师生共同总结:课文中写到外祖父一共有三次流泪,分别是“教我诗词,泪珠纷纷” 、“不能回国,痛哭失声”、“登船赠绢,泪眼蒙胧”。外祖父是因为对祖国的浓浓思念以及因为不能回国的深深遗憾而落泪。这泪是“思乡泪”,这情是“爱国情”。

(二)读诗悟情

师:让我们再来细读三首诗,从中你明白了什么?

(课件出示诗)(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下读明白的内容)

生:读、说。

小结过渡:是呀,诗句里不绝的乡思,无边的愁绪,勾起外祖父满腔的乡愁,再加上远离祖国千山万水,不能回国,怎能不使他潸然泪下!那么,外祖父将自己在异国他乡的思乡情,爱国心寄托在哪里呢?好,我们看第二个学习目标。

四、品读重点段落,读懂梅花品格,了解“梅花魂”的含义。

1、齐读“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2、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是梅花品格?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课件展示梅花相关图片)

3、讨论题目中的“梅花魂”的魂的含义。

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课件展示有气节的中国人的事例、图片)

梅花魂就是“赤子魂”,就是“民族魂”

4、小结:“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外祖父是这样教育我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漂泊海外,却没有改变中国人的本性,依然那么热爱祖国,他就是一个有着梅花精神的中国人,他身上有着梅花魂。(板书:赤子魂)梅花魂是中华民族的魂,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民族魂)愿大家都做像梅花一样顶天立地,不低头折节的中国人。

五、当堂作业

1理解填空(见课件)

2学完本文,你有什么体会?相机播放《我的中国心》)

六、板书设计

  

 

教我诗词,泪珠纷纷

 


  斥我污梅,刮抹梅污      思乡泪

                                     梅花: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不能回国,痛哭失声                 

                                                                        梅花魂:赤子魂、民族魂   

 送我梅图,教我学梅      爱国情     

      

随我登船,赠我梅绢       

 

  

 

 

教学反思

 

 

《梅花魂》说课稿

穆增贵

教材简析

《梅花魂》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精读课文,主要讲的是作者回忆外祖父在世时的几件与梅花有关的往事,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位挚恋祖国的海外游子形象,梅花与老人交相辉映,融于一体,梅花魂已注入老人的生命之中。

设计理念

朗读是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思想感情、培养语感的基本途径。《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师只有善于引导、设计,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才能真正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发展。教学中教师牢固树立“课堂是学生的”、“重朗读”、“重感悟”、“重情感”、“重创新”这一课程新理念,紧抓外祖父三次流泪由浅入深的引导,调动学生感悟外祖父的思乡之切,爱国之深。在此基础上,进而朗读重点段落,启发学生领悟外祖父对祖国的眷恋一如梅花,坚贞不移,他将爱国的情怀寄托在梅花身上,虽身在异国他乡,不变的是中国心。最后通过延伸拓展,教育孩子们要向外祖父、向作者、向古今中外具有梅花品性的人物学习,做一个有骨气、有品格的中国人。这样力争通过阅读,使学生受到浓郁的爱国情感熏陶和人格情操教育。

教学反思

    一、课前,我被美丽的赤子魂而感动。

梅花,中国的花。她凌霜傲雪,品格高尚,古往今来,人们把她作为理想的寄托。南宋诗人谢枋得有名句“天地寂廖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指的就是对一种伟大品格的追求。千古以来,我国有松、竹、梅、兰“四君子”,松、竹、梅“岁寒三友”之称。我早就被她们高风亮节所折服。于是怀揣敬仰翻开《梅花魂》一课小声朗读时,我又一次被梅花魂——美丽的赤子魂而感动。老人含泪教孙女读字字写满乡思、乡愁的诗句,在孩子面前却哭得像个孩子以及泪眼婆娑地送孙女登船的情景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老人那颗赤诚的中国心深深地烙在我身。

这样的情感,久久地让我无法平静。于是我决定把这种感动传承到学生们身上,让他们也一起来解读这位华侨老人的心。

二、课中,从三次流泪入手,感悟真情。

《梅花魂》是一篇文质很美,篇幅较长的文章。文中值得推敲、感人的地方很多。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入情入境,在心中流下深深的印记,我选择了从外祖父的三次流泪入手,反复诵读,反复叩问,反复感悟,删繁就简,简简单单,真真切切教语文。老人含泪教孙女读字字写满乡思、乡愁的诗句,在孩子面前却哭得像个孩子以及泪眼婆娑地送孙女登船三个片段有很强的感染力、震撼力。只要充分感悟,外祖父渴望回国返乡的强烈感情足以撼动人心,在学生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而这种情感正是想回国却又回不了国的外祖父将感情寄托梅花所在,也是外祖父爱梅的原因。这样全文教学就可以分成两块进行:既一是从外祖父的三次流泪入手感悟外祖父思乡爱国真情,二是学习外祖父爱梅的原因,赞颂梅花的高尚品质教育孙女学习梅花精神,解读梅花魂——美丽的赤子魂——中华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语言层层叩问,使情感步步推进,学生心中的精神丰碑自然高耸。课堂上学生畅所欲言,神思飞扬,这也许正能体现新课改所呼唤的生命课堂的特点。

三、课后,反思、总结出本课的几点不足。

1、时间观念不强。导入复习的环节占时过长,以致原本设计的第三环——拓展延伸部分未能在本课完成。当学生听完《红梅赞》一歌,了解了梅花魂即是赤子魂、民族魂之后,应当趁热打铁,通过讨论交流,以及欣赏《我的中国心》,让学生再掀起一股头脑风暴,使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和飞跃。可惜因为时间原因,这部分只能在下一节课完成,丧失了本该抓住的良机。

2、教师比学生说得多。本课的内涵相对较深,当学生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以及表达能力不能达到教师的要求时,教师缺乏耐心、引导无方、不敢放手、代为表述的现象仍然很突出,影响了课堂效果。

     3、没有照顾到全体学生。课堂上对那些基础比较薄弱、自信心不够的学生,未能抓住机会、创造机会激活他们,从面使课堂上存在不少死角,没有将全班盘活,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