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母亲》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06 07:45:11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 8 个生字 , 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 感悟课文内容 ,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 , 体会季羡林爷爷对母亲的爱及思念祖国的情感 , 感悟爱国情。

教学重难点: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 , 体会季羡林爷爷对母亲的爱及思念祖国的情感 , 感悟爱国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导入

1、谈话引入

2、简介作者(课件出示)

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

1. 学会 8 个生字 , 能正确读写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思潮起伏、可见一斑等词语。

2. 感悟课文内容 , 能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 , 体会季羡林爷爷对母亲的爱及思念祖国的情感 , 感悟爱国情

(用2分钟看谁记得有对又快)

自学指导(一)(课件出示)

1.用自己喜欢方式快速读文,画出文中生字词,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感触深的段落。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什么?(5分钟后检测,期待你的出色表现)自学检测(一):

自学指导(二)

1.作者在文章中提到了哪两位母亲?

2.作者对这两位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用2分钟看谁最出色)

自学检测(二):

自学指导(三):

1.找出写怀念生母的句子 , 反复读 , 你是从哪些关键的词句中体会到作者的感情的?

2.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作者对祖国母亲的深厚感情的 , 谈谈自己的感受 。(4分钟后相信你的表现是最棒的)

自学检测(三):

课堂小结:

当堂训练:听写本课的生字词。

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                 怀念母亲

生身母亲 = 祖国母亲

崇高的敬意真挚的爱慕

教后反思:

 

 

 

《怀念母亲》说课稿

一、说教材

《怀念母亲》是六年级上册第六课。课文介绍了作者对两位母亲——一位是亲生母亲,一位是祖国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永久的悔恨,对祖国母亲不变的爱意。

课文开门见山地指出了两位母亲在作者生命中同等重要的地位,为全文奠定了情感基调,同时引出下文对两位母亲的描述。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亲生母亲的关系:虽然相处时间不多,但母子感情却丝毫未减,相反因为母亲的离去,更加深了自己对母亲的歉疚,并为此不断怀念母亲,这为阐述自己对祖国母亲的爱铺垫了感情基调;然后,作者借助日记,散文摘抄的语段,描述了在漫长的留学生涯中,对母亲对祖国的怀念,将对母亲同样的敬意,相同的爱慕,表达得酣畅淋漓,这是文章的重点所在。最后,作者呼应文章开头,说明为什么会有对母亲不变的情怀,使文章结构浑然一体。

二.说教学目标

学习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三.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词、句、段和日记,体会季羡林爷爷怀念母亲,思念祖国的情感,感悟爱国之情。

四.说教法

1.谈话揭示课题。

2.读文,指名读、自由读等感悟任务的思想感情。

五.说学法

 采用读中感悟的学习方法,抓住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感悟、质疑探究的能力。引导学生注意紧绕所设计的问题,扣住文中关键性语句,联系自身的生活来体会,理解文中作者对两个母亲同样崇高的敬意和真挚的爱慕之情。

六.教学设计理念

本课我准备用两课时教完,本节课是第一课时,主要是学习课文生字、词,初步感知文中四个句子来体会作者的情感。第二课时主要以读为主,以及补充相关资料来引导学生更深更详细的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作者对两个母亲的敬意和爱慕。

第一课时的教学环节:

(一)导入

(二)学习课文时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指导,自学检测

(三)课堂小结

(四)当堂训练

(五)布置作业

七.教后反思

1.教学设计的内容涵盖有点多,一节课的密度有点大。

2.为了急于完成设计的内容,只注重了环节的教学,缺少对句子的读与感知。

3.由于紧张,再加上对电教设备的操作不熟练,教课过程中产生了失误

4.没能调动起学生学习的激情,没很好的拓展学生的思路。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