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设计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4-10 20:04:27

学习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A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读题引入
  1、读课本“口语交际”,理解辩题。
  2、确定观点,准备辩论
  先确定自己是持反对还是赞成的观点,再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事例,准备5分钟。
  小组辩论
  (1)八人为一组,进行辩论,每组推荐一人准备参加全班辩论。
  (2)辩手根据同伴的提示,对自己的发言进行补充修改。
  班级辩论
  (1)说明要求:在辩论中要做到态度诚恳,语言得体,阐述观点要言之有理等。
  (2)分组:根据所持观点将全班分为两组。
  二、辩论
  师生点评辩论情况。
  三、课堂小结
  肯定双方说得对的地方,以使对问题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一、明确要求
  1、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体现人们相互关心的事。出示习作要求:
  2、事情发生在怎样的环境里?是怎样发生、发展、变化的?
  3、习作时注意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等。
  二、要表达真情实感
  举例启发
  (1)结合习作要求,从课文中找出适合的内容,作为示例。引导学生体会、交流。
  (2)教师总结、点拨。
  三、搜索题材
  在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需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搜索那些令你感动的故事。
  启发学生从时间(懂事的时候、上学前、去年、今年、上个月、上星期、最近……)、地点(家里、学校、邻居家、外婆家、公车上、郊外……)、人物(父母、外公外婆、爷爷奶奶、老师同学……)等角度去搜索题材。
  四、布置习作
  根据习作要求,完成习作。
                       第三课时 习作讲评
  一、名言激趣
  1、出示名言,激发修改兴趣。
  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鲁迅
  我把《永别了武器》的最后一页修改了三十几遍,然后才满意。我把《老人与海》的手稿读过将近两百遍才最后付印。
  ──海明威
  2、交流习作
  大声朗读习作,根据教师的批阅内容,同桌间交流,互相讨论、评点。
  二、佳作共赏
  这次习作要求大家写生活中相互关心令人感动之事,写出真情实感,并且注意动作、语言、心理等细节描写。看到好文章或精彩片断的同学请举手,或者自荐。
  1、请写得好的同学朗读自己的习作或习作片断,其他学生认真听,适当做笔记。学生自评。
  2、听了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有没有写出真情实感?哪些情节描写得比较具体?是怎样写具体的?学生评点,教师总结。
  3、教师推荐好文,师生共同评议。
  三、指点迷津
  1、教师提出批阅中发现的问题,师生讨论如何修改。
  2、动手修改
  3、学生根据受到的启发,分头修改自己的习作。

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的实况录像片断。准备奖品。
  学生
    搜集与“诚信”或“善意的谎言”有关的事例、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确立辩论双方
  1、读教材中的提示,确立个人辩论观点
  2、根据观点异同分组
  正方:人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反方:生活中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
  二、观摩录像,了解辩论特点
  1、导语:大家各有各的观点,也各有各的根据。那该怎么辩论呢?是不是像平时争吵那样呢?请看录像《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
  2、总结辩论方法,辩论程序,明确注意事项。
  三、推荐人选,全班辩论
  1、全班推选出6人,举行辩论,其他人和教师一起作评委。
  2、点评辩论情况,评出优胜方。
  3、师生共同总结辩论情况。教师提示小组辩论要求。
  四、分组辩论,人人参与
  1、八个人为一组,三三合作,另外两人作评委,小组内展开辩论。
  2、各组评委评出优胜方,并给出理由。
  五、师生总结,明确认识
  通过这次辩论,你对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有什么新的认识?
                       第二、三课时 习作指导与讲评
  一、明确要求
  请自读“习作”部分的内容,想想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交流习作要求:
  (1)体现相互关爱的事;
  (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4)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回顾课文,体会关爱
  1、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静静地回忆,细细地品味。
  2、学生浏览课文。
  四、联系生活,拓展思路
  教师导语:生活中有很多乐于付出的人,有很多感人的事,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如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长辈与长辈之间的,如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邻里乡亲之间的……
  根据习作要求,回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自己从书上读来的事。
  五、独立拟题撰文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注意收集比较有创意的文题或题材。
  六、组内品评习作
  1、小组交流,品评小组各成员的文章。
  2、推荐本组优秀文章,组长记录推荐理由。
  七、全班交流佳作
  1、学生上台朗读佳作,朗读前先由组长读推荐词。
  2、听佳作时学生做好优、缺点的速记。
  3、师生共同点评:要求先说优点,再补充修改建议。
  4、师生共同推荐范文,投影出示。
  5、教师根据学生点评,直接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文中作示范性批注。
  八、修改习作
  1、学生再读课文“习作”要求。
  2、学生自改习作。教师作适当的帮助与指点,特别是习作困难生。
  3、组内交流改前与改后的语句、语段,谈谈修改体会。
  4、教师小结。
  颁发奖品,共赏佳作
  课堂组织一次简洁又隆重的颁奖仪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给获得“进步最快奖”“最佳文题奖”“最佳环境描写奖”“最佳心理活动描写奖”“最佳创作奖”等奖项的同学颁奖。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被推荐的佳作。

学习目标
   1、了解和认识辩论,对辩论产生一定的兴趣,能积极尝试,参与辩论。

   2、写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的事情,要有真情实感,注意环境描写与心理活动的刻画。

  课前准备

    教师

    准备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的实况录像片断。准备奖品。

    学生

    搜集与“诚信”或“善意的谎言”有关的事例、名言警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确立辩论双方

   1、读教材中的提示,确立个人辩论观点

   2、根据观点异同分组

     正方:人人要讲诚信,不能撒谎。反方:生活中可以说些善意的谎言。

  二、观摩录像,了解辩论特点

   1、导语:大家各有各的观点,也各有各的根据。那该怎么辩论呢?是不是像平时争吵那样呢?请看录像《大学生电视辩论大赛》。

   2、总结辩论方法,辩论程序,明确注意事项。

  三、推荐人选,全班辩论

   1、全班推选出6人,举行辩论,其他人和教师一起作评委。

   2、点评辩论情况,评出优胜方。

   3、师生共同总结辩论情况。教师提示小组辩论要求。

  四、分组辩论,人人参与

   1、八个人为一组,三三合作,另外两人作评委,小组内展开辩论。

   2、各组评委评出优胜方,并给出理由。

  五、师生总结,明确认识

    通过这次辩论,你对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有什么新的认识?

                     第二、三课时习作指导与讲评

  一、明确要求

    请自读“习作”部分的内容,想想本次习作的要求。

  二、交流习作要求:

   (1)体现相互关爱的事;

   (2)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3)注意环境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的描写;

   (4)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回顾课文,体会关爱

   1、本单元的几篇课文写的都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的事情,请静静地回忆,细细地品味。

   2、学生浏览课文。

  四、联系生活,拓展思路

    教师导语:生活中有很多乐于付出的人,有很多感人的事,深深地打动着我们的心,如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长辈与长辈之间的,如陌生人与陌生人之间的,邻里乡亲之间的……

    根据习作要求,回忆自己看到的、听到的甚至是自己从书上读来的事。

  五、独立拟题撰文

    学生进行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教师注意收集比较有创意的文题或题材。

  六、组内品评习作

   1、小组交流,品评小组各成员的文章。

   2、推荐本组优秀文章,组长记录推荐理由。

  七、全班交流佳作

   1、学生上台朗读佳作,朗读前先由组长读推荐词。

   2、听佳作时学生做好优、缺点的速记。

   3、师生共同点评:要求先说优点,再补充修改建议。

   4、师生共同推荐范文,投影出示。

   5、教师根据学生点评,直接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在文中作示范性批注。

  八、修改习作

   1、学生再读课文“习作”要求。

   2、学生自改习作。教师作适当的帮助与指点,特别是习作困难生。

   3、组内交流改前与改后的语句、语段,谈谈修改体会。

   4、教师小结。

     颁发奖品,共赏佳作

    课堂组织一次简洁又隆重的颁奖仪式,激发写作兴趣,增强写作信心。

    给获得“进步最快奖”“最佳文题奖”“最佳环境描写奖”“最佳心理活动描写奖”“最佳创作奖”等奖项的同学颁奖。

    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被推荐的佳作。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