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来源:本站收集整理  发布时间:2012-05-14 21:19:28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桃花心木》教学案例

                   济南市匡山小学     刘静

一、教学片断

抓住奇怪一词   激发阅读兴趣

师:读了第四自然段,你能说说作者奇怪的是什么吗?

生:作者奇怪的是,种桃花心木的人来得没有规律,浇水的量也不一定。

生:作者奇怪的是,种桃花心木的人一会儿隔三天浇水,一会儿隔十几天浇水,浇水的量有时候多,有时候少。让桃花心木一会儿喝得肚子胀,一会儿又干渴难忍,好像故意刁难桃花心木的成长。

师:是啊,这样没有规律的来,有没有规律的浇水,让作者感到很奇怪。读读下文,我们会发现作者越来越奇怪了,为什么呢?请自己读读第五自然段。

生:一般来说,我们种花浇水总是在傍晚,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而种桃花心木的人又是早上来浇水,有时下午来浇水,浇水的时间不确定,让作者越来越奇怪。

师:接着往下读,我们发现作者更奇怪了,这是为什么?

生:他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

师:请你读读8-10自然段,说说你的理解。

生:说他勤吧,他为什么要隔好几天才给树苗浇水,说他懒吧,他为什么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树苗来补种;说他忙吧,他为什么做事从从容容,还有空闲到我家喝水,说他空吧,他又为什么不按规律来给树苗浇水,真是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生;我以为他懒,他隔那么久才给树苗浇水,可懒人怎么会知道,有几株树苗会枯萎,来的时候总会带几株来补种;我以为他忙,总是没有规律地来,可忙人怎么会做事那么从从容容,真是百思不得其解。

师:种树人真是奇怪,说他勤也不是,懒也不是,忙也不是,空也不是。不仅作者感到奇怪,我们也感到奇怪。

请大家完成以下练习:

种树人让作者感到奇怪的是                              

让作者感到越来越奇怪的是                                    

让作者感到更奇怪的是                                        

二、课例蕴含的理念

    《桃花心木》是一篇说理性很强的课文,借种树喻育人。写了一位种树人让树木自己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和道理,说明了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生活的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首先让学生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读了课文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让学生反复读种树人给树木浇水的句子,使学生从心中产生了疑问,出现了矛盾的心理,种树人这样做到底有没有道理呢?从种树人的一番话中不仅使作者悟出了道理,也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使它们在实际生活中认识本课告诉我们的这个道理。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读中体会种树人的一番话,让他们自己去寻找答案,而不是我来讲他们听,我只起到一个牵针引线的作用,为了更好地落实三维目标,我在教学中尽量打破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课堂模式,处处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给他们质疑、朗读、释疑等发表自己想法、见解的机会,也让他们真正在学习上独立自主。

三、教后反思

1引导学生从文章词句与主要内容发问。

    抓住文中关键的奇怪一词,就能层层推进,巧妙地将教学引向深入。使学生具体形象地理解重点词句及课文内容,并且通过这些词语引发联想和想象。在以上案例中,我抓住文中奇怪的是、我越来越奇怪、更奇怪的是来发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阅读的兴趣,事实证明,这几个问题确确实实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抓住关键词句提问,可以使教学内容精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教学重点、难点易于突破。而且,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求异思维,产生奇思妙想,使思维更加灵活。

2引导从字里行间挑矛盾发问。

    有些文章从字面看,仿佛前后有矛盾,与文章题目不符,实际是合情合理的,这往往是学生质疑问难的突破口,也是将课文内容深化的突破口。比如,文中提到的是一对矛盾,是一对矛盾,浇水的时间,浇水的量都是一对矛盾,利用这几对矛盾之处,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反复读书,联系上下文思考,明白了这些看似矛盾的地方,正是作者借以表现文章内容的关键处。学生抓住要点质疑不仅有助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全面、深入地阅读、理解的习惯,使学生思维的整体性在实践探索中得到发展。

3以常理推疑问。

    有些文章的内容看似违背了常规,不合情理,这时自然留有悬念,也是学生质疑的最好之处,抓住了这些地方质疑,就会将教学向纵深推进。如《桃花心木》一课,学生问:种桃花心木的人,每天不定时不定量的浇水,树苗自然会枯萎许多,枯萎了,他再补种,这是为什么?”“如果定时定量的浇水,不是可以减少损失吗?教师引导学生自读课文,使学生认识到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这个简单而又深刻的人生哲理。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100%(1)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1 条,得分 100 分,平均 100 分) 查看完整评论
[回复] 1小学教师   打分:100 分  发表时间:2013-02-28
· 不错
好象是参赛教案
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