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烦恼》教案 六年级作文研讨课
习作5 成长的烦恼
执教:阮丽妹
教学要求:
1、指导学生回忆成长中的烦恼,具体写出一件令自己烦恼的事。
2、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寻找素材的良好习惯。
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所遇到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 ,导入课题
《小小少年》课前渲染氛围
师: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你想说什么?(生发言)
师:是的,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就要走进花季,走进雨季,于是,烦恼就随之而来。今天,我们上一节作文课──《成长的烦恼》
二、学会审题,引领写作
1.出示习作5的要求与提示(见课件)
师:认真读一读习作5的要求与提示,边读边仔细想一想,提示都告诉我们一些什么?
(学生自由阅读习作要求与提示。)
师: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生:烦恼来自学习、家庭、同学……
师:这是告诉我们选材的范围。
生:请围绕“成长的烦恼”这个话题写一篇习作。
师:这是告诉我们选材的重点。
生:要大胆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交流。
师:这是告诉我们表达的侧重点。
板书:写真话表真情
三、敞开心扉,倾诉烦恼
1.倾诉自己的烦恼,引起同学的共鸣。
师:唉!少年不识愁滋味,你们多好呀,整天无忧无虑的。怎么,我说的不对吗?难道你们也有烦恼吗?
(1)课件出示:你的烦恼是什么呢?
师:-------要想说得清楚,我教你们个小窍门。
师:见什么事,什么人,哪些思想造成你的烦恼。
师:同学们可以说学校中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也可以说家庭中父母兄弟姐妹之间的,还可以说社会中的诱惑或压力。
{生交流时,师要概括出他(她)的烦恼是来自哪些方面的,适时拓展写作思路、范围}
(2)课件出示:说起烦恼时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问:怎样才能把事情写得具体呢?
师:------想说具体我再教你们一个小窍门。(抓住细节描写)
板书:抓住细节描写
师:还等什么呢,赶紧把这件烦恼事和小组同学互相倾诉倾诉,一定要具体地说一说。
2.小组交流。
师巡视,有选择的倾听小组学生的交流.
3.指名学生讲述自己的烦恼事。
师生交流。教师在学生口述的过程中及时点评,渗透抓住细节描写这一写法的指导,使其他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4.教师小结
师:-------能将事情说具体了。
四、范文导航,激情写作
1.出示范文
2.欣赏范文,学习怎样抓住细节描写把事情写具体。
师:这篇作文你最欣赏的是什么?
生畅所欲言
师:只有抓住细节描写,才能把事情写具体,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选择一件你最烦恼的事写下来。
3、学生写作
教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予以纠正,为下一步的评讲作铺垫。
五、师生互动, 欣赏佳作
1.自己修改
2.欣赏佳作片段,共同评议。
选择2位学生的习作片段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师:这段文字你最欣赏的是什么?
师:文章总会有瑕疵的,美中不足的是什么?
(渗透写作技巧,如:运用修辞手法,运用联想与想象,运用环境烘托,运用细节描写。)
3、回去以后请同学们给自己的文章加上精彩的开头和结尾,可别漏了文章的题目。写完后把你的烦恼倾诉你给想要倾诉的人,让烦恼随着我们的倾诉烟消云散。
六、师生齐诵,化解烦恼
师:烦恼伴随我们成长,见证着我们成长,我们要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烦恼,过滤烦恼,让灿烂阳光洒满心田,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播放歌曲《阳光总在风雨后》,在背景音乐中师生语:(略)
这是一次充满激情的写作,教师言语简洁、思路清晰、引导细致,学生敞开心扉、倾诉烦恼、话语真诚,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本次习作不仅是成功的,也是快乐的。
《课标》中说:“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也就是说,作文应该是学生心灵发展的轨迹,是学生生命的组成部分,应通过作文去关注学生的成长,去关注学生心灵的舒展与释放,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心灵的“真实对话”,即鼓励学生写出自己成长的烦恼。这一点阮老师做得很好,在课堂上为学生巧妙地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写作。如课始以播放歌曲渲染课堂气氛,导入习作;课末播放歌曲,在轻柔的音乐中齐吟名人名言,不仅为此次习作课划上圆满的句号,也让学生对自己的烦恼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在成长的道路上,遇到烦恼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弄清烦恼的根源,以积极乐观的态度主动去面对,烦恼就会离你而去,成功就会向你走来。阮老师能切实把习作训练置于真实的情境中,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调动学生习作的积极性,从纷繁的生活素材中选取习作的最佳材料,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力,也让习作成为需要,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因此我们在学生的话语中、作品中看到童真、童趣,看到儿童真实的内心世界。
(三年段语文组)
阮丽妹老师执教的这堂作文指导课《成长的烦恼》,是一堂很好的作文示范课。首先,阮老师通过音乐的铺垫,使学生在自然而然中进入了写作情景,很好地引导学生的写作情感,帮助学生开启心灵之窗。接着,在教学中,阮老师又以自己亲切的教态,朴实的话语,得到学生信任,使他们产生写作的冲动,真情流露,乐于表达。在指导学生写作时,阮老师并不侧重于教会学生如何谋篇布局,而是努力引导学生找寻生活记忆,写出烦恼是什么,因什么而烦恼。将具体的教学思路定位在自由表达,真诚交流。从学生的畅所欲言中,我们不难听出学生在说真事,表真情。这也正是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希望看到的。范文的应用,让学生有了一个具体的感知:在这样的文章中,如何写好细节,如何生动地将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写好。尽管这样的要求,我们每次习作都在重复,但在每一次习作却都有不同的诠释,在学生欣赏感受范文的同时,也给了他们新的学习借鉴的机会。最后,在作文评价时,阮老师特别注重让学生发现同学的闪光点,既给予学生鼓励,也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别人。同时,教学快要结束时,阮老师给予了学生人文的关怀,在教给学生如何写好作文方法的同时,也教给学生正确对待烦恼的方法。这将在学生们心中种下一颗太阳的种子,等到某一天,它一定会发芽,照亮他们的生活。当然,如果时间允许,在出示范文的时候,多利用范文进行写作方法的引导。如果时间允许,在评价环节,让学生根据从被点评的习作中的收获进行自我修改习作。这堂课将更完美。
(侨兴学园语文组)
语文课标第三学段的习作要求指出:“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及“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本节课围绕这个目标,确立了两个教学重点,即“抓住细节描写”、“写真话表真情”,并由此展开教学,达到了预设的教学效果。
首先,阮老师成功创设了适合学生舒展心灵的自由时空。六年级学生正处在特殊的年龄阶段,他们所接触的社会是多彩的,经历是丰富的,烦恼也是多元的,如何让学生大胆地写出自己的心里话,写好后与别人交流?本次选材及后面的情境创设,皆为学生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平台,让学生毫无顾虑地写下了自己真实的烦恼!
其次,范文引路。六年级的学生要不要范文?我想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其实,就本节课阮老师出示的范文而言,它是为学生提供了一根良好的习作拐杖。习作中人物的“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对于学生来说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如果说阮老师能够改变下指导方式,那么,这篇范文的作用就能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岂不妙哉?如,将齐读改为默读,因为有声的阅读是一种交流,无声的默读是一种思考。
(六年段语文组)
这是一堂真实的课,学生的话语是真诚的,老师的引导是细致的。老师指导的目的并不在于教会学生如何谋篇布局,而在于努力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帮助学生开启心灵之窗,找寻生活记忆,使他们产生写的冲动,以真实的生活打动学生,使他们真情流露,乐于表达。总的说来,这节课可圈可点之处很多,我综合了本年段教师的研讨情况,从两方面略作点评。
一、习作指导过程条理清楚,目标明确,落实了本次习作的要求。
阮老师由“少年不识愁滋味”切入,引导孩子们打开思维的闸门,说“烦恼”的兴趣被激发起来了,聊“烦恼”也由此拉开序幕。学生纷纷举手,诉说自己烦恼的事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边引导,边点拨,并小结:家庭、学习、同学……,让学生明白了这次习作的选材范围,这对于打开习作思路无疑是很重要的。教者耐心倾听,或相机点拨,或巧妙引导,或学生评点,在点拨评价过程中,引导学生明白要把烦恼的事情写具体,就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进行精雕细刻。
二、引导学生正视烦恼,消除烦恼。
本次习作要求中有一句话是这样提的:写好后与别人交流,也许你的烦恼也会随之烟消云散呢。这个要求告诉我们,习作不仅要写你烦恼的心情,还要写你是怎样正视烦恼,怎么消除烦恼的。因此,我非常欣赏阮老师结语:烦恼伴随我们成长,见证着我们成长,我们要用一种平静的心态去面对烦恼,过滤烦恼,让灿烂阳光洒满心田,因为阳光总在风雨后。
(二年级评点)
1、情感真。《课标》强调:“习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这节课注重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取材,激发情趣,调动表达交流的欲望,打开思路,先说后写,让学生说真话,吐真情。
2、定位准。课前以歌曲《小小少年》导入,以直观的听觉效果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为此而心动,引学生入情入境。目标定位准确,既关注心理的疏导,更注重习作方法的传授,牢牢地把握语言文字训练这个主脉。要求审清题目要求,说话说具体,再用范文引路,可谓“情”与“法”的和谐统一。
3、指导巧。对于本次作文训练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有目的地教给学生如何审题,如何开头,如何有序表达,如何抓住重点写具体等方法,这些方法不是教师硬“塞”给学生的,而是教师启发学生通过自己实践活动去发现的,写作方法的指导变过去的教师灌输为学生的自主领悟,教师只是起了点拨和提升的作用。
建议:作文修改环节应让学生成为习作的主人,重视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取长补短,及时总结,积累经验,从而提高写作水平。(五年段评课)
这是一节省时高效的作文指导课,那恳挚的师生互动课堂,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
1.教师课前播放的一曲《小小少年》扣人心弦、颇具匠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不经意间为本节课学生进入情境做了铺垫,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2.进入状态后,阮老师启发学生倾诉,说心里话,作到善待心声,善待差错,注意呵护童真以及恰到地作好心理疏导工作,同时营造了写的氛围,帮助学生打开了写作思路。
3.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内容可写,能够做到:写真话,如实倾吐心中那与环境不和谐、有冲突的一面;表真情,从平常的生活中寻找素材抒发的情感,并且注意语言的积累和写法的借鉴。
4.教师够根据习作教材准确地判断训练的重点与难点,引导学生在习作中落实训练重点,突破习作难点,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喜欢作文。
(四年级语文组)
阮丽妹老师执教的《成长的烦恼》是一节让我收获颇多的作文示范课。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扎实,朴朴实实、实实在在。
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
用《小小少年》的歌曲入题,缓缓的音乐声拨动学生的心弦,敞开心灵,述说烦恼。教师用柔缓的声音、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巧设情境,切实把习作训练置于真实的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生有话可说。
二、关注生活,让习作教学扎根学生生活的原野。
本次习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是生活。师从“习作内容”出发,逐条逐句地指导,从选材的范围、选材的重点、表达的侧重点到勾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并让学生互相交流,保证了学生的“言之有物”。
三、注重批改,培养良好的习作习惯。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文学大家的优秀篇章是改出来的,何况小学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会反思和修改,也就不会写作。阮老师注重习作后的评讲,多用肯定和激励,使学生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中知道改什么,怎么改。让学生在互相欣赏中,更加明确修改的重要。美中不足的是时间太仓促,评价不够深入。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烦恼多了,而且来自多方面,他们不会轻易地把内心的真正烦恼说出来,教师的引导十分重要。鼓励学生说出烦恼,教师给与理解性地分析,让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苦与乐、得与失、成功与失败。
(一年段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