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五星红旗》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13个生字和9个词语。
2、能读懂课文的主要内容,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从“面包店老板”的一言一行、“我”的一举一动中体会关键词语在表情达意中的作用;感情朗读课文。积累感人的句子。 3、能积极参与学习。感受我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老板对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谊。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从“我”一举一动的关键词中体会对国旗的尊重和爱护。
2、难点:从老板一言一行的态度变化中体会对“我”的理解和友好情谊。 【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读准生字、读通课文,了解单元导读。 2、课文插图。
3、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1、了解哪些地方常常红旗飘扬。 (天安门广场、学校的升旗仪式,航海船只上飘扬的国旗,首次登上珠峰、南极都要插上国旗。因为国旗代表着我们的国家。)
2.五星红旗喻味着什么?(五星红旗代表着中国)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篇课文,看一看一位中留学生是怎样对待国旗的?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通读全文
1、自读课文,读完后说说,课文主要先讲了什么,然后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 2、师评:(具体)真好,你能用上“先、再、最后”有顺序地说,让我们把故 (学生回答并总结)
板书: 我: 漂流受伤 拒绝交换 得到救助 师指板书:课文就是这样按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写的。
三、自读自悟,提出问题。 1.我漂流遇险后,我的处境如何?从那可以看出来?
(第三自然段,学生自答) 2.老板先是什么态度?为什么转变了?
(你从是从那儿读出这个变化的?能找课文中的词语说说吗) 先要“平等交易”,后来说“费用由我来付”。
平等交易是什么意思? (自由说)同学们,“平等交易”也是国际交往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通用的惯例。
板书:老板: 平等交易 费用他出 3. 师:(为什么老板会有这样的变化?)
(这正是课后练习题中提到的问题。) 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静静的默读课文4~11自然段,勾画出描写”我”是怎么做的句子。读读想想。
默读、勾画、巡视点拨。 2、来交流一下我们勾画的什么句子?
(自由谈) “我向老板说明了自己的处境。”
“此时,我身无分文,只好脱下新买的大衣。”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突然,我摔倒在地,什么也不知道了。
3、我们来读一读: 4、在这5个句段中,“我”一句话也没有说,却改变了老板的态度。能打动老板和我们的是哪些做法?(自由说)让我们走进这2个句段感受感受。
课件出示3个重点句段 “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
“我愣了一下,然后久久地凝视着手中的五星红旗。” “我摇摇头,吃力地穿上大衣,拿着鲜艳的国旗,趔趔趄趄地向外走去。
(用各种方法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的作用来评价推进)
⑴ 读第一句话。读懂了什么? (我读懂了他在久久的凝视红旗,心里舍不得。)
凝视是什么意思? (看)仅仅只是看吗?
(从久久──“边看边想”) “这时‘我’可能会想什么呢?”和小伙伴合作讨论一下。 能用“宁愿……也不……”的句式说说“我”的想法吗。先自己准备一下。
课件出示: 宁愿( ),也不( )。
所以,老板给他一个面包,他──(不会换),2个面包、3个面包──(都不会换)。我──(引导齐读) 读到我的行动,有什么感受?(生说)能试着读读吗?
生评:他动词读得好。突出了我的艰难和坚持。 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感受。
刚才我们从留学生的一举一动,读懂了他内心的想法。看到了他对国旗的爱护和尊重。找到了老板前后态度变化的原因。 五、走进画面,升华情感(感情朗读、写、交流、升华)
1、留学生的举动感动了老板,也感动了我们。让我们走进留学生和老板,去感受这动人的场面。 出示插图。
拿起书,让我们轻轻朗读课文最后2段。 2、你们读得那么投入,此时此刻,假如此时你就在插图中的现场,亲眼见到被救助的留学生,看到鲜花簇拥着的五星红旗,你会对这个老板说些什么?
六、课后作业
1、把感人的句子抄下来。 2、把自己想对老板说的话写下来。
《一面五星红旗》的课后反思
鹿泉市三四街小学 靳亚平 这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我”在极度困难的处境下,“我”拒绝了面包店老板用国旗换面包的要求,以自己的爱国精神维护了国旗的尊严,祖国的尊严,也赢得了外国朋友的尊敬。上完课后,经过自己的反思总结出本节课有以下几点不足:
首先自己在阅读方面指导的不到位,学生说得多,读的少。如果让学生充分的读出来,我想学生理解得更透彻。其次,这节课在引入,词语方面时间太多,以至于形成了前松后紧的局面,最后匆匆结尾,第一课时的内容没用讲,安排到第二课时,安排的内容太多,讲课太紧,没有留出学生阅读时间。文中还有两处出现了五星红旗,由于时间关系,没有提到。 认识到自己上课的不足,在以后的工作中,就有了努力的方向。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