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自然 综合学习一 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综合学习一 教 材: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单 元:回归自然 板 块:教学设计
活动内容: 综合学习一由“我的采蜜集”、“读读背背”、“口语交际”和“我的小笔头”四项学习内容组成。
活动目标: 1.在品析精美语句中学会思考、感悟。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散文,感受散文美好的意境。 3.在口语交际中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4.掌握写“读后感”的基本结构,并在习作的同时深化对“回归自然”这一单元主题的认识和理解。
活动策略: 让学生在搜集、整理、交流、思考中提升认识,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与设计说明: 教学过程 设计说明
我的采蜜集 (一)先让学生把两句话读熟,可以采取学生喜欢的读书方式。在熟读的基础上,请学生谈谈读了这两句话后的感受,说说自己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阅读内容
教师要重点引导学生感悟:因为自然的恩赐与给予,使人类成为大自然的孩子。从远古到现代,人类生活与自然息息相关。自然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文明,我们要感恩自然。课件出示采蜜集带给我们的感悟 (二)在谈感受的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大自然给予我们 。”课件出示
在学生的反馈交流中,尽量让他们简要说说理由,以加深认识和理解。 (三)回归朗读,在读中体会,尽量能够背诵。
“读书—思考—交流”,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了积累语言的目的,又完成了情感目标。 在学生有所感悟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要求,既是对语言的训练,又进一步体会了“大自然的恩赐”。
读读背背 (一)采用多种形式将文章反复读熟。这篇散文语言优美,要让学生在自由读、默读、同桌互读等形式的练读中去感受美好的意境。课件出示文章
(二)熟读后,学生谈谈文中自己最喜欢的画面,想象文中描绘的一个个情境。课件出示交流话题 引导学生去想象:风的顽皮;蝉的悠闲自在;“不肯回头”的小路的神秘;自己独自坐在一棵树下听到的美妙童话……感受孩子对小树林的热爱;启发学生去想象,并投身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乐趣。
(三)感情朗读,升华情感。伴乐朗读中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和体会,并达到熟读成诵。课件出示音乐和画面 以读代讲,在多种形式的练读中体会情感。
通过学生丰富的想象,感受散文意境的美好。在朗读、情感达到一定储备的基础上背诵,自然水到渠成。 口语交际
(一)学生自己根据“口语交际学习提示”,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在交流中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
我心目中的美好 我们居住的城市或乡村环境状况如何?
我们该采取哪些措施让我们身边的生活环境更加美好?课件出示口语交际主题和内容 (二)采取四人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讨论上面的两个话题。
学生小组合作要想有实效性,教师就要适时引导: 1.根据我们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交流;借助学习本单元的知识积累与交流;通过各种媒体搜集到的资料展开交流。
2.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织者,组织组内同学有秩序地交流。 3.每个同学都要做到:条理清晰,准确表达,并能认真倾听组内同学的发言;必要时可以展开讨论以达成共识。课件出示要求
(三)全班交流。每组请一位同学代表组内发言,其他人可适当补充,最后达成一些共识。 注意不要只关注平常善于表达的同学,形成永远的“一言堂”。要给每个同学锻炼交流的机会。
师生共同确定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使交际的目的性更加明确。 教师正确的引导,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不会流于形式。更达到了全员参与的目的,使口语交际中“人人有话说”。养成认真倾听、善于交流的良好口语交际习惯。
让每颗心灵都能在口语交际中“闪光”。 我的小笔头
(一)本次习作要求写“读后感”,教师要先指导写读后感的大致结构。课件出示写读后感的结构 首先,交代自己在什么情况下读了一篇怎样的文章,心情如何;
接着,简要而又重点地介绍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 然后,分几个方面写出自己的读后感受。可以重点写一方面的感受。
(二)引导学生做好写读后感的前期准备。 所谓“读后感”,就是要先读而后有其感。要让学生先静下心来读文章,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基础。之后,找准文章带给自己的“感触点”。
(三)学生完成后,可以以活动课的形式展示学生作品,例如“渴望那份美好”、“聆听自然的声音”等。之后请学生为作品配上简单的插图,全班合订成册,一本作品集就诞生了。 需要说明的是:本次习作完全可以在随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完成,这样既可以避免学生对文章的遗忘,又让学生有饱满的激情和更深刻的感受走进习作中。
出示写读后感结构,使学生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性更加明确。 静心的“读”是“感”的基础。
活动课为习作评价提供舞台;作品集使习作更有价值。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Tags:
作者:本站收集整理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