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试题评析:感性的表述 理性的回归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2-09-06 07:50:41

写作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的主观过程。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能力乃至整体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命题因而成为语文试卷的“眼睛”。

    今年盐城中考是命题作文,以“眉头舒展了”为题进行写作,这个命题延续了2010年“书香作伴”、2011年“歌声”的命题形式,三年的作文考题题目都是直截了当,没有设置审题障碍,更注重学生抒写自己的情感体验,以及独特的心理感受。从命题内容上看,盐城市的中考作文特别注重贴近生活、走进心灵的方式,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尤其关注学生成长,尊重学生体验,既有强烈的现实性,又有浓厚的人文色彩,把思维的触角伸向精神世界,命题逐渐回归理性。

    “眉头舒展了”这个命题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又遵循“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这一写作要求,直接命题的形式,抛弃提示语,减少对学生的思维束缚,让考生放开手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便于学生联想,发挥的空间较大,取材范围更加广泛,让考生人人有话可说。但是要真正写好,写出真情实感,不人云亦云,又不是十分容易的,非要在精选素材和语言结构上下点功夫了。

    “眉头舒展了”,在审题时要重点关注“舒展”二字,“舒展”之前,眉头应该是怎样的状态?这就引导考生去追问这种状态,这应该是一种“眉头紧蹙”的状态吧。从“眉头紧蹙”到“眉头舒展”,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心路变化过程呢?这就是让学生在审视社会、审视生活之后,重新将目光转向自身,更多的引导其进行理性的思考,去挖掘情感层面的东西,去挖掘心灵深处的成长轨迹。

    眉头舒展,虽然只是一种看似简单的表情,却是亲切的符号。舒展了,表明心情畅快,乐意生活,使我们纷扰劳累的心境消除一些紧张,得到一些放松,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会因为舒展而变得单纯、轻快得多。所以,在写作构思过程中,一定要认识到,生活有明亮、纯洁、崇高、真诚的一面,也有黑暗、卑鄙、虚伪的另一面,每个人和每一天的心情,都会在这样的两极之间交替延伸,浮沉起落。思考过这一过程,基本上可以确定应该从眉头舒展的源头入手,通过眉头变化前后的对比来构思,否则,或写不深刻,或会偏离题意。

    情感要真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目不容易写跑题,但也不容易写漂亮。一些考生对生活的思考较少,文章可能比较粗线条,情感表达不到位,显得平淡。考生写作时,不能平铺直叙,应该叙述和描写相结合,恰当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用自然环境、一两件有代表性的事情来烘托人物,要注重细节,语言优美、具体、生动,感情真挚,这样才能让文章出彩。

    本题容易让考生写出真情实感。舒展的缘由或是因为获得了一种成功的体验,或是完成了自己的心愿,或是悬着的心终于得到的踏实,那为什么之前没有舒展,没有笑意呢,有着怎样的故事、隐情?“舒展”包含了一种放松、一种成功,所以亲情、友情、师生情、家国情等都可纳入抒写范围,可尽情挥洒。

    立意要深

    写与父母、老师、同学的事件最常见,但若能引申到社会层面,关注广阔的社会生活,就会不同凡响。例如:关注食品安全问题,眉头舒展在问题奶粉被处理之后;关注环境问题,眉头舒展在母亲河被治理之后;关注粮食问题,眉头舒展在饱受饥饿困扰的非洲饥民的笑容之后;关注灾难问题,眉头舒展在饱受灾难蹂躏的人类家园重建之后。诸如此类的基于社会层面上的构思才显得更大气,更洒脱,更有创意,考生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写。

    文体灵活

    在文体的选择上因人而异,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的同学,不妨撷取生活中精彩的片段,通过前后故事的对比,写出人物内心的心灵成长,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的同学,可以写某个偶遇带来的温暖让心灵舒展,可以写某个新闻事件带来的震撼让久积心头的心结得以打开,以此来铭记瞬间的感动,以此来刻画刹那的震撼;感情细腻丰富的同学,可以写成一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也会非常出色。

    总体看来,今年盐城卷作文命题很有层次性,能更好地区分考生的写作能力、语文素养。普通学生略加审题,就会动笔书写常规题材。但这个题目又暗设深意,如何诠释“舒展”的内涵,推陈出新,需仔细斟酌,方可写出情感细腻,富有层次的好文章。要想拿到高分,还需要考生有真挚地情感体验和细腻的驾驭文字的本领,所以写出不拘于陈套,不浮不俗而深刻感人的好文章,只能是语文素养突出的考生了。

    总之,这一命题关注了学生的成长,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同时有效地拉开不同作文的差距,是一则很有区分度的命题。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这一形象性的命题给学生运思的空间小,写作难度大一点。作文题运思的空间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应该适合考生的思维,这应该是所有命题人追求的高度。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