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贺新春·对联赏 春联的由来和春联集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来源:eduwg.com  发布时间:2013-02-06 22:02:27

据说,桃木能够驱除妖怪。远在周朝,人们就有用桃木来镇鬼驱邪的习俗。道士使用桃木剑,百姓则在大门两边挂上长方形的桃木板。后来,每年的春节时分,人们总会用新的桃木板换掉旧的桃木,这就是春节贴春联的习俗前身。王安石的诗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的就是此事。

武当山下卖桃木剑的商店,传说,传统,风俗,湖北,桃木,武当山,中国


至于在桃符上提写对子,是始于西蜀,并盛行于宋代。之后,又开始以纸代替桃木板,逐渐开始了春联的历史。

实际上,对联的用处非常广泛。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对联,往往集中于园林名胜的建筑题联和春联,而用于祝寿、挽吊,或者用于企业宣传、题赠的对联,实际上也是非常多的,让我们以后逐步来欣赏吧。


对联规则


所谓对联,首先要讲究的就是对仗。对仗是指上下句从语言、声调以至于内容及形式的对称,这种对称一般可以从两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词语对称


北海团城对联,传统,对联,对子,皇家园林,建筑,历史,文化,欣赏,中国
北海团城对联


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双声叠词对双声叠词……,比如:
云 归 大海 龙 千丈
雪 满 长空 鹤 一群

第二部分:平仄对称


北海静心斋画峰室的题联如下:
花香鸟语无边乐
(平平仄仄平平仄)
水色山光取次回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从基本上固定了对联的格式,而字数多少并没有具体的限制。一般来讲,少于四个字的对联并不常见,往往是应景之作。而长联,则有很多了。(看到蛛蛛的游记中记录的长联,应该说是比较有名的一幅了)

春联


从应用而言,我们用得最多的当属门联和春联。门联中最常见的是“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算是自号风雅一类;而春联则以“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为代表——让新年拥有新的气象,让所有阴霾一扫而光!

前门老北京民居门联对联,传统,对联,老北京,门联,民居
草厂三条26号,对联,古迹,胡同,老北京,民俗


无论词语如何,使用对联让中华的文化出现在千家万户。当你细细品位词句中所蕴涵的韵味,你不得不感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在一个快餐风行的年代,如果能静静地坐下来,沏一壶香茗,体会文字其中的乐趣,何尝不是一种享受呢。

给大家收集一些老春联应景。如果能自己书写,那就更有情趣了。

爆竹一声除旧;
桃符万户更新

爆竹二三声,人间易岁;
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

一元复始;
万象更新

江山添秀色;
桃李发春华

生意如春意;
新年胜旧年

春满乾坤来瑞鹤;
花开锦绣照青松

地开美景春光好;
人庆丰年喜气多

春回大地
福满人间  
 
人勤物阜
国秦民安  
 
春光遍草木
佳气满山川
 
艳阳照大地
春色满人间
 
寒尽桃花嫩
春归柳叶新
 
春情寄柳色
日影泛槐烟
 
有天皆丽日
无地不春风
 
黄莺鸣翠柳
紫燕剪春风
 
爆竹传笑语
腊梅吐幽香
 
锦秀山河美
光辉大地春
 
风移兰气入
春逐鸟声来
 
地暖花长发
村幽鸟任歌
 
东风迎新岁
瑞雪兆丰年
 
笛弄梅花曲
莺啼杨柳风
 
莺迁金谷晓
花发锦城春
 
处处春光好
家家气象新
 
雪映丰收果
梅传喜庆年
 
桃红映人面
水绿织克光
 
春暖风和日丽
第丰物阜民欢

春草满庭吐秀
百花遍地飘香
 
冬去山明水秀
春来鸟语花香
 
昨夜春风才入户
今朝杨柳半垂堤
 
高天冬去苏万物
大地春回放面花
 
花承朝露千枝发
莺感春风百啭鸣
 
腊梅吐芳迎红日
绿柳展枝舞春风
 
穷而有志思壮举
学不自满求创新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人间福满门
 
春回大地千峰秀
日暖神州万木荣
 
旭日融和开柳眼
春风摇曳送莺喉
 
楼外春阴鸠唤雨
庭前日暖蝶翻风
 
燕翻玉剪穿红雨
莺掷金梭破绿烟
 
晴绿乍添垂柳色
春流时泛落花香
 
阶前春色浓如许
户外风光翠欲流
 
雨洗杏花红欲滴
日烘杨柳绿初浮
 
桃花已恨三层浪
玉树长含万里风
 
碧岸雨收莺语柳
蓝天日暖玉生香
 
处处桃花频送暖
年年春色去还来
 
花开彩槛呈春色
莺啭芳林报好音
 
解趣黄鹂频送韵
知情绿柳渐拖丝

岁自更新春不老
花多增艳水长流
 
东风吹出千山绿
春雨洒来万象新
 
万树欣随春水流
百花争向艳阳红
 
风吹杨柳千门绿
雨泣桃花万树红
 
柳眼才舒芳草地
桃腮正晕碧云天
 
冬雪欲白千里草
春晖又红万朵花
 
一片彩霞迎旭日
万条金缕带春烟
 
运际升平人共乐
气当和淑鸟知春
 
几点梅花添逸兴
数声鸟语助吟怀
 
沾墨才题梅似雪
挥毫又赋柳如烟
 
珠树自绕千古色
笔花开遍四时春
 
九天日月开新运
万里笙歌乐太平
 
人寿年丰家家乐
国泰民安处处春
 
国逢安定百事好
时际芳春万象新
 
喜看三春花千树
笑饮丰年酒一杯
 
五湖四海皆春色
万水千山尽朝晖
 
布谷鸣春人勤物阜
瑞狮舞彩国富年丰
 
冬去犹留诗意在
春来身入画图中
 
春到碧桃树上
莺歌绿柳楼前

Tags:

作者:免费教育文稿网
  • 好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好,就请您
      0%(0)
  • 差的评价 如果您觉得此文章差,就请您
      0%(0)

文章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摘要(共 0 条,得分 0 分,平均 0 分) 查看完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