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10高考英语命题特点分析及答题技巧指导:十二、阅读理解
高中英语阅读理解解题技巧
阅读理解题在高考英语试题中始终是分值最高的一个题型,随着近几年高考改革的不断深入,阅读理解题更多地强调对阅读速度、知识面和理解能力的考查,试题变得越来越灵活,形式更加多样化,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历史、人物、科普、新闻、广告甚至图表。2009年高考英语考试大纲要求考生应能(1)理解主旨要义(2)理解文中具体信息(3)根据上下文推断生词的词义(4)作出简单判断和推理(5)理解文章的基本结构(6)理解作者的意图和态度。因此,考生在扩大视野、拓展知识面的同时,有必要掌握一些阅读理解解题技巧,这样才能在考试中在阅读理解这个重头戏中一锤定音。
一:多练习多比较,熟悉文章设题手法
常有学生说文章看懂了,题目却做不对。这大致有两种原因:一是只理解了文章表面意思,未能深层理解。二是未能透彻理解题目。目前阅读理解题目可以粗分为两类:考查整体理解水平的主旨题和考查细节理解水平的细节题。其中主旨题占半数以上。细节题学生也应注意其选项并非与文章完全对应,而经常换一种表述方式,或根据“弦外之音”考查学生对隐含细节的理解。对题目选项的设计,学生要注意它经常分为两类:本身意义成立的选项和本身意义不成立的选取项。前者包括答非所问、文不对题、超出范围等手法。后者包括偷换概念、张冠李戴、细节含糊等手法。所以学生要注意去除迷惑选项,确定最佳答案。
二:重视文章标题,找准全文主题句,把握文章主旨。
阅读文章的标题往往是全文的主题,它能给我们启发和想象,帮我们理解全文的内容和走向。所以,审视标题,有利于文章的理解,提高解题的效率。主题句往往对全文起提示、启迪、概括、归纳之作用。根据主题句既可以知道文章描述的是谁或什么,也可以知道作者希望读者了解主题方面的哪些内容。主题句一般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用归纳法写的文章主题句一般是文章的最后一句。作者往往一开始先陈述事实与细节描绘,最后依据上文的细节描绘推出结论或建议,归纳要点与共性。用演绎法写的文章主题句一般是文章的第一句,作者遵循从一般到个别的写作程序,在一开头就提出了全文的论点即主题,而在下面几小节针对这一主题,从不同的方面加以论述、论证。即从概述开始,随之辅以细说。高考对阅读文章主旨题的考查侧重深层理解,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整篇文章主题或局部段落的概括能力,经常出现的题目类型有: What’s the purpose of writing this passage?
What’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text ?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
What’s the article mainly about ?
如:一摸题中的59题What can we infer from this passage?就是考查对文章主题推断的题,我们可以根据文章最后一段的第一句“It felt so good being back home.”来推断,此题答案为D。
对这些题型同学们要熟悉找答案的诀窍,即刚才所说的找主题的方法。
三:细读文章,注意文章细节理解。
除了主旨题以外,细节理解题也是阅读理解题中的基础题,它主要考查学生对文中的具体事例、数字、情节、人物等的理解。经常出现排序题(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序)、图表题(按文章内容找出正确图形)、正误题(依据文章内容对所列的陈述进行正误判断)如: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WRONG? 对于这种题型,同学们必须细读文章,对文章的内容和细节做到胸有成竹,对事态的发生、发展有深入的了解,才能动手选择答案。同学们必须知道,作者提出了一话题以后,必定会花很大的篇幅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细节,这些细节对于理解全文内容至关重要,同时也是归纳和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基础,因此不可忽视。但记住无论细节题如何变化形式,立足点都应是从文章中找出相应词句作为依据。
四:看题干,带着问题读文章。
读题干时,首先要掌握问题的类型,客观信息题可以从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而主观判断题考查的是对文章的深层理解,这类题必须经过对作者的态度,意图以及对整篇文章进行深一层的推理才能得出答案。其次,了解试题题干以及各选项所包含的信息,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扫读,对有关信息进行快速定位。此法可有效地加强阅读的针对性,提高阅读准确率,节省宝贵的时间。这一方法适合解答事实细节题,客观信息题。特别适用于对图形表格类题材的理解。
如56题:Three days later Jennifer came back home _____.我们在第一段景色描写中看到“The golden red sun was setting.”这样的句子,由此判断jennifer 回家的时间应该是at sunset,因此答案为B
《大纲》要求中学生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80个单词,而阅读理解做题参考时间限为35分钟,这把做题时间也算在内了。考生必须在十分有限的时间内领会文章主旨,理清文章脉络。所以要掌握正确的解题思路即:看题目---阅读---解题---有选择的再阅读---再解题。先把文章所给问题浏览一遍,带着问题去阅读,这样那些表层理解的题目,在初读时就可以迅速选定。然后对剩下的深层理解的题目再回原文去找依据。因为已读过一遍,去哪一段,哪几句找依据,已心中有数,所以不必再从头至尾读一遍而只需找与题目有关的依据。
五:理解文章结构,掌握作者意图。
英语文章讲究使用主题段与主题句,段与段之间通常有过渡词语连接,承上启下,使文章行文连贯。有时文章还会在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推理上运用较高级的组篇手段。如果希望准确、深刻地理解文章,必须对文章的结构有所了解,把握全篇的文脉,即句内、句间和段落间的修辞手段或逻辑关系。每篇文章都有一个特定的写作目的,或是向读者传递某个信息,或是愉悦读者,或是讲授某个道理。而这些信息通常并不是明确表达出来,而是隐含在文章之中。作者往往在构思语篇之前总要进行预先设定:读者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读者可能与自己共同拥有什么样的生活经验、思想见地和需求欲望等;然后设计一些隐藏在语篇深层的“潜台词”因此,这类试题要求考生在理解文章总体内容的基础上,透过隐藏在语篇深层的逻辑线索去真正领悟作者的言外之意。
六:多读多背,扩大词汇量,掌握猜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