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情趣与兴趣 教案2 人教七年级上思想品德教案
7.1《情趣与兴趣》
[对应的课标内容]
本课主要落实了课程标准中的以下内容:“成长中的我”的第一部分“认识自我”中“主动锻炼个性心理品质、磨砺坚强意志,加强品格修养,培养高尚情操,不断提高学习和生活质量”,“自尊自强”中“能够分辨是非善恶,学会在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做出恰当的选择。”“我与社会”中的第一部分“积极适应社会”中“了解初中阶段成长环境的变化,发展有益、正当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把握自己的好奇心理,杜绝不良嗜好,锻炼坚强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教学,了解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丰富多彩的兴趣和情趣。
2、发展有益、正当的兴趣爱好,提高生活适应和自我管理能力。
能力目标
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情趣的作用,感受情趣的形成不是简单的事情,是需要在科学认识、合理安排的基础上进行的;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理想、志向与情趣、兴趣的关系,培养其善于发现、捕捉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体味人生的愉悦,并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对生活产生愈加浓厚的情趣,愈加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加深学生对兴趣及情趣的认识;鼓励学生广泛培养正当兴趣,发展高雅情趣。
难点:情趣源于兴趣。
[课前准备]
每位同学填写《寻找共同生活情趣》调查表格,班长做好统计工作(见教师用书P107)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活动一:
根据调查情况,让同学表演(如拉小提琴等),并用多媒体配上相关图片。
请同学谈感受:
——听了某某的小提琴演奏后,感觉轻松愉快,心情舒畅
——我很羡慕他能拉小提琴,能给家人带来快乐,他家人天天能听他拉琴,一定很开心
——我想某某同学天天拉琴,日子一定过得充实
——琴声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激情
老师:是的,琴声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其实多姿多彩的人生离不开生活情趣。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才能充分体验到生活的充实与乐趣,才能更多地发现生活中的美;追求高雅的生活情趣,有利于我们调适情绪,陶冶情操,追求美好的人生。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第七课《品位生活》(板书)
讲授新课:
老师公布《寻找共同生活情趣》调查结果。让同学了解到班级中其他同学的情趣和找到与自己有共同情趣的人,既增进了同学间的相互了解,又激发同学对本课学习的兴趣,同时让同学认识到情趣的多样性。
老师:情趣有各种各样,可以从范围、功能等方面分成若干类。在我们的身边有许许多多美的事物,有自然风光,有艺术创作。我们能够从众多的美好事物中感受到生活的美,产生各式各样的情趣。多媒体课件:
情趣的广泛性和类别
观察鉴赏类:集邮、集钱币、集火花、收藏贺卡、字画古玩等
生活消遣类:打牌、下棋、养花、养鸟、钓鱼、旅游等
文化体育类:唱歌、跳舞、写诗、作画、打球、游泳等
实用技能类:裁剪、编织、小制作、小发明等
活动二:请你说一说:
根据调查情况,请有共同生活情趣的学生代表发言,谈谈自己在做这些事时的感受。如:弹奏乐器的感受,画画的感受,踢球的感受,饲养小动物的感受……
老师提问:同学的感受有什么共同之处?
——他们都对自己所做的这件事很感兴趣
——他们都很投入地做这件事,也花了很多的时间和心思
——他们都遇到了一些困难,但都能克服……
老师归纳:这些同学对自己拥有的某种情趣都很感兴趣,同时很投入,很忘我,不怕苦,不怕难。可见,情趣是以兴趣为基础产生的,没有兴趣就谈不上情趣。
(板书)一、情趣与兴趣
1、 情趣源于兴趣
老师进一步分析情趣与兴趣的关系:同样是爱好画画,一种表现是:很认真上美术课,平时也喜欢画几个公仔画,有机会的话也看看画展。另一种表现:有目的地提高自己的绘画技巧(如拜名师,参加绘画班),用画笔描绘自己对生活的感悟,绘画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能使自己忘却生活中的不快。前者是兴趣,后者是情趣。多媒体课件:………………………………【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
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