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一单元教学设计 第二课 社会文明大家谈
第二课 社会文明大家谈
万州区红光小学 杨卫红
教学目标:
1、通过考察周围社区人们的文明素养现状,知道我们的社会在走向文明的同时,对人们文明素养的要求也在提高,文明社会需要文明人。
2、通过活动体验做文明人的重要意义,养成做文明人的意识。
3、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重难点:
重点:养成做文明人的意识
难点:从小事做起,努力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具:拍照 文章 漫画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看图片,创设情景
在社区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现代文明人和文明社会的气息,但是仍然有那么一些人,总与现代文明人相差一点点。瞧,(展示图片)你发现了什么?你们那里的社会文明怎么样?
二、 社会小调查活动
1、组织班级交流,引导学生汇报自己调查到的发生在学校、社区、大街上的一些文明和不文明的现象。
2、汇报调查情况,如照片、画漫画、演小品、写文章、采访。
3、小结:一点点小事,能折射出一个人,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三、 培养文明意识
1、自由默读8—9页的内容。思考:你从教材提供的这些信息中,想到了什么?你最想对哪件事发表自己的评论?
2、 引导学生多角度反馈
(1)、假如你是扔口香糖的游客,你看到报道后是什么感受?今后再吃口香糖时怎么做?
(2)、假如你是清除口香糖残渣的工人、是一名游客、是一个外国人……引发想象。
四、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生活中的一米线、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
一、 演小品、创设情景(认识“一米线”的重要性)
1、 上堂课,我们分辨了哪些是文明行为,哪些是不文明行为,尊重他人的隐私也是现代人有教养的体现,表演银行取款机现场取钱的小品。
2、 访谈、采访学生隐私权被窥探后的感受。
二、拓展认知
1、结合插图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看不到的“一米线”。
2、小结: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空间隐私权,在与他人的交往中,我们要随时心中有一条“
三、指导行
小练笔: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如编儿歌,写一句简短的话,画图,提醒自己不要跨过生活中的“一米线”。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塑造自己的文明形象
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
通过前面的学习,请同学说说有教养、讲文明的美好形象可以从生活中的哪些小事做起?我们现在的形象怎么样?应该怎样做才算是文明?
二、交流汇报
三、设计自我文明形象
1、读教材12页“我的文明形象设计”,自选形式设计“自我文明形象”如:文字、漫画、剪贴。
2、张贴上墙
3、小结:根据自己的设计付诸行动,看看谁能成为文明之星。
四、课外延伸
阅读教材瞭望台,说说自己看到和听到的社会文明事例,发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