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时 耳和听觉(二)(浙教版七年级下).doc
【学习目标】:1.了解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音色、响度
2. 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治噪声的途径。
【学习重点】: 乐音的三个特征、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学习难点】: 噪声的危害和防治
【预习导学】:(课本12-16页)
1. 音调是 。它由 决定。C调“
2.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 频率的单位是 。物体振动越快,频率越 ,频率越高,音调越 。
3.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 ~ 赫。________的声波叫超声波,___ _的声波叫次声波。人耳听不到的超声波或次声波,有的动物能听到,这表明 。
4.列举日常生活中超声波的应用:
5.响度是 。根据你的生活体验,你想象一下影响响度的因素有:
、 、 等。在声学上人们常用 单位来计量声音的大小。
★6.音色是声音的品质。不同的人说话的声音我们一听就能分辨出来,就是由于不同的人说话时的 不同。电子琴能模拟出小提琴、钢琴的发声,主要是模拟这些乐器发声的 。
7.噪声的危害及控制
(1)乐声与噪声,乐声是发声体有规则的振动发生的,观察乐音的波形是有规律的。噪声的声源振动是无规则的。从环保学角度讲乐音是 的声音。噪声
是 的声音。
(2)噪声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影响人的工作、生活,可以从多途径减弱噪声。你想到的减弱噪声的具体措施有 、 和 。
(3)我国政府规定工厂工地的噪声应不超过85-90分贝。居民居住区的噪声,白天不超过 分贝,夜间不能超过 分贝。
【学习研讨】
[目标一]:乐音的三要素:
1.乐音
物体有规律地振动发出的悦耳动听的声音叫乐音。
播放不同的音乐。问(1)为什么不同的乐器演奏出来的声音不同?
(2)为什么有的音乐听起来响,有的听起来弱?
(3)为什么有的音乐听起来调子高,有的调子较低?
小结:乐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2.音调
我们把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
音调的高低由什么决定呢?完成课本上12页的活动。
现象:(1)将塑料尺在梳子上划过,当划过的速度快时,声音的音调要 。当划过的速度慢时,声音的音调 。
(2)将塑料尺紧压在桌面拨动时,伸出的长度越长,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振动得越 ;伸出的长度越短,振动得越 ,发出的声音的音调越 。
小结: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1)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它的单位是赫兹,简称赫(Hz)。
(2)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物体振动的越快,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一般情况下,儿童的音调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比男人高。人的发声频率约为65赫兹到1100赫兹。
思考:一只蚊子和一只蝴蝶同时飞到你的身旁时,你是否都能听到他们的声音?这是为什么?
(4)不同的动物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不同,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赫。………………………………【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