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耳和听觉》教案二 浙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doc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乐音的三个特征。认识噪声的危害和防止噪声的途径。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得出决定音调和响度的因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会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事物。
【教学重点】
乐音的三个特性、防止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
乐音的三个特性,音调与响度的区别,噪声污染及防止途径,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习方法】
讲授法、实验法、讨论分析与归纳法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塑料尺、锣、小纸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引言:举例一、假如有一天你的一个朋友与你偶然遇见时,他或许会令你惊奇,会从后面捂住你的眼睛,说“我是谁”。让你猜。这时你会根据声音的特点来判断你的这位朋友。那这是怎么回事呢?举例二、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能听到很多优美动听的声音,也会听到很多刺耳的声音等。你知道它们有什么区别吗?它们是怎么产生的?
二、新课
师:声音根据会不会引起你的烦恼可以分为乐音和噪声。乐音有三个特性。接下来我们一起学习它们。
提问:我们知道歌手有低音歌手和高音歌手,那么怎么区别他们呢?
师:区别他们是根据调子的高低来加以分别的。我们把感觉到的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问:音调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的?
学生活动:
(一)塑料尺划过梳子时,快慢的声音差别。
(二)尺子的振动时,尺子的长短时的声音差别。
学生实验小结:物体振动越快,音调越高。
教师讲述: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单位是赫。(物体振
动得越快,频率就越大。所以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儿童说话时的音调一般比成年人高,女人的音调一般比男人高。女人的发声频率,大约在85赫到1100赫左右。一个低音歌手唱歌时声音的频率范围为80赫到260赫,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女高音歌手的声音频率可超过1000赫。)
思考:一只蚊子、苍蝇从你耳边飞过,你能听到它翅膀振动所发出的声音。可是一只蝴蝶飞过你的耳旁时,你却听不见,这是为什么?
学生讨论并回答。
师:人听到声音的频率大约是20到20000赫。低于20赫的叫次声;高于20000赫的叫超声波。
读P13表格。
师提问:你知道次声波和超声波有哪些应用吗?(狗为什么很早就能感觉到有人将路过它的处所?蝙蝠为什么不会碰到墙壁?)
学生阅读P14第2段
师:如果你有力地弹吉他,你会注意到,如果拉弦的距离越大,你所听到的声音也就越响。我们把人们主观上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思考:声音的强弱,即响度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学生实验:鼓声与振动
总结:声音的响度与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跟人距离声源的远近有关。声源的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距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的响度也就越小。
教师讲述:声音的大小用分贝来计量,符号为dB。并用图表P14来说明一些声音的分贝数和人耳的感觉情况。
设问:怎样辨别出笛子、钢琴、小提琴、鼓、古筝等乐器的声音来?
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各个乐器发出的声音除了音调和响度外,即还有第三个特征音色。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等都能影响音色。
师:当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有时突然会发出的刮擦声。这种声音你听到有什么感受?
学生回答:不舒服。
师:对,我们把这类使人烦躁不安的声音叫做噪声。
思考:悦耳动听的声音一定就是乐音吗?
学生回答,教师讲解:
所以噪声和乐音的划分是相对的。
介绍噪声危害:
(1)可以使血压升高
(2)可能会使耳朵失聪
讨论:控制噪声污染的有效措施有哪些?
减弱噪声的途径和具体措施:
(1)在声源处减弱:改造噪声大机器或换用噪声小的设备或安装消音装置
(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让有噪声污染的工厂远离居民和办公室等等
(3)在人耳处减弱:人在工作时佩戴个人防护用具,如耳塞、耳罩、防声头盔等以防止噪声损坏听觉器官。
三、小结
声音有几个特征?噪声的防治方法有什么?
[作业设计]:
作业本A:P5
[板书设计] :
二:乐音的特征
1、音调:由频率决定
2、响度:跟声源的振动幅度和距离声源远近有关
3、音色:与发声体的性质、形状、发声的方法有关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