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光和颜色》教案二 浙教版 浙江省温州市瓯海区实验中学七年级科学下册.doc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能从几个物体中找出哪些是光源;理解光传播和声音传播的区别:光在同一种透明物体中沿直线传播;记住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是3×105千米/秒。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能用光线来表示光的传播路径和方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尊重科学原理,不断提高对科学的兴趣,关心科学技术的发展,反对迷信。能用“光的直线传播”的原理结实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教学重点】
认识在同一种物体中光沿直线传播,并能解释某些现象。
【教学难点】
组织学生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特点的方法和过程;光线。
【学习方法】
观察实验法、启发教学法、小组合作法
【学习准备】
教师准备:图片、激光手电筒、全反射器、太阳镜、激光演示器、自制针孔照相机
学生准备:太阳镜、激光手电筒、太阳底下树荫下的光斑实验探究、蜡烛、水槽、烧杯、带孔的纸板、厚的玻璃砖、果冻、水、蚊香、可乐瓶
【教学过程】
[新课引入]
利用媒体展示有关光的一些图片,在学生欣赏时提问:你为什么能看到这些图片?(因为有光进入了人的眼睛)请你闭上眼睛,你还能看见这些图片吗?(不能)为什么?(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课题揭示]我们能看见物体就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
——第4节光和颜色
[新课展开]
一、光源
问:我们要看清五彩缤纷的世界,必须有光射入我们的眼睛,那么光从哪里发出来的呢?
学生思考讨论
学生举例:除了太阳、电灯之外,日常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你能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吗?
1、光源的概念:我们把能自身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思考:我们经常说皎洁的月光,月亮是不是光源?光彩夺目的钻石是不是?为什么?
问:可我们明明看到了月亮钻石了,不是说看见物体必须有光从这个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吗?(能反射光)
讲解:月亮、钻石包括桌子、椅子也不是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
反馈练习1:
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A、播放课件的荧幕。 B、萤火虫。
C、 播放的电视荧屏。 D、霓虹灯。
教师演示:用激光电筒,将光的红点射到墙上。问:你们看到光了吗?看到光传播的路线是怎样的?
二、光的传播
学生举例:你能否举出生活中你曾经能明显地看到过光的传播路线的例子,(在光的传播路径中有微小物质存在的环境下能看到)
思考:(1)光可以在哪些物质中传播?这些物质有什么共同特点?(2)光在这些物质中是沿什么路线传播的?(3)光总是沿着这样的路线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
实验探究:观察一束光分别在空气、水、玻璃中的传播路线。P17
(四人一小组,利用激光电筒观察)
交流讨论再汇报:根据实验现象完成以上思考。
实验结论:1、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师演示: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玻璃砖,观察光的传播路线。从而强调“同一种物质中”光才是沿着直线传播的。
问:光能否在真空中传播?你能用一事实说明你的观点吗?
2、光线
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我们可以沿光的传播路线画一条直线,并在直线上画上箭头表示光的传播方向,这种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叫做光线。
(板书示范光线的画法)课件展示:光线的表示方法:点光源发出的光线和平行光线的表示。
注意,光线是人们为了形象地表示光的直线传播而画出的带箭头的直线,是表示光的传播的一种方法,实际上是不存在的。
3、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学生举例: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讨论:你们平时整队时,你们需要将队伍排整齐,你们是用什么方法来判断队伍是否排整齐的?
(1) 步枪瞄准(展示图片)(2)激光准直
师:有一个问题请大家讨论,凿火车隧道时最怕凿出的隧道不直,用今天的所学的知识有办法解决吗?
电脑展示:激光准直的过程。
教师介绍:在安装北京饭店电梯时,怎样使80多米高的电梯又正又直呢?工程技术人员用一束激光代替了铅垂线。在激光的帮助下,工程又快又好地竣工了
(3) 小孔成像
展示小孔成像实验。
小孔成像的性质:倒立的,实像,可以成放大、等大、缩小的像。
实像与虚像:
实像一般是倒立的,能用光屏接受到,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虚像一般是正立的,不能用光屏接受到,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而成的。
4、光的直线传播对一些现象的解释
(1)影子的形成
展示几个影子图片。让学生思考能否用光是直线传播的原理来解释。
思考:如光的传播路线是曲线,想想会有影子吗?
怎么样的物体会形成影子呢:
………………………………【全文请点击下载word压缩文档】点击下载此文件